一个城市的建筑记录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变迁。昆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从过去的武成路,金碧路,华山西路,登华街,同仁街,景星街,昆明还有多少城市的历史印迹可拆。外省游客要大老远跑到昆明,他们是冲着昆明的历史,民俗,人文景观来的。但“认古不认今”的保护观,导致了一批丧失经济功能与生活功能,但极具文化与研究价值的近现代建筑被拆除损毁;“喜新厌旧”的建设观导致看起来破旧的真文物被拆毁,而“涂脂抹粉”的仿古建筑与仿古街区泛滥。具有民族风貌的建筑加速消失的同时,一批造型奇特的建筑争相登台,“千城一面”愈演愈烈,致使昆明地标性建筑却看不到中国味。
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传承离开保护就会消亡,如何保护古建筑是业界人士深思的问题。“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唐朝诗人司空图的这句诗,道出了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真谛,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意义。
(2)请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要“与古为新”的正确性。
(3)昆明市公开征集保护传统古建筑的公益广告,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字数在15字以内。请你就此写出两条广告词。
为进一步缓解北京交通拥堵,方便广大市民出行,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于2010年12月13日起开始征求民意。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网上共收到意见建议2929件,信函和传真425件,其中94.2%提出建设性意见。结合民意的合理要求和提出的可行的建设性意见,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后,北京的交通治堵措施于23日正式发布。
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分析北京治堵尊重民意的行为。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材料一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对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新要求。下面是我党对文化产业认识的时间历程:
2000年 |
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 |
2002年 |
十六大进一步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2008年 |
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中央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为国家战略 |
2011年10月 |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走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 |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党对文化产业认识的变化过程体现了求索真理的哪些知识?
.材料二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交会对接成功,这是中国走向强大的有力标志,是中国人独立自主、勤学苦研、合作奋斗、勇攀高峰的又一历史性成就。但航天器在外太空运行,受大气阻力的影响,轨道会出现衰减,即偏离原轨道,这会影响后续任务。为此,在整个组合体运行期间,将实施两次轨道维持,使其回到预定轨道进行正常工作。
(2)依据所给材料信息,写出相关哲学道理。
信息材料 |
哲学道理 |
尽管国际上300多次空间交会对接曾遇到许多波折,甚至发生过飞行器相撞事故,但交会对接工作在不断完善。 |
|
对接机构在“上天”成功对接之前,在地面已进行了1101次对接试验、647次分离试验。 |
|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的研制队伍对对接技术难点,进行了长达16年的科技攻关 |
2011年10月22日,中国环境报山东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召 开。
材料一 会议指出,“十二五”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各级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做好环境新闻宣传工作,积极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政策指导、舆论监督、资讯服务作用,弘扬新时期环保精神,提升公众环境意识,让环境保护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环保宣传工作。
材料二近年来,山东省瞄准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目标,以关键领域的突破带动技术创新的整体跨越,一大批重点项目跻身国家计划。同时,以科技创新作标尺,对那些高能耗、高污染、高产剩等科技含量低的产业,坚决压坚决砍;对那些节约型、环保型、短缺型等科技含量高,自主创新潜力大的产业,坚决保猛支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上述做法的辩证法依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新理念。这一理念既强调经济速度的适度增长,更强调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既强调发展经济,更强调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仅强调人与人包容,而且强调人要包容自然,要尊重其他生物;既体现在进一步发展开放的、遵循规则的、可预测的、非歧视性的贸易和金融体制,更体现在让那些贫困国家在全球区域性增长过程中能够受益更多。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请你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合理化建议。
有人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并且是唯一的方式。”请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加以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