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测定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常采用“半叶法”.其原理是:将植物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剪下置于暗处.另一部分(B)则留在植株上,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过一定时间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分别烘干称重,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单位:mg/dm).现有一种“改良半叶法”,可大大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实验步骤如下
(1)选择测定样品:在田间定有代表性的植物叶片(如叶片在植株上的部位、叶龄、受光条件等)20片.用小纸牌编号.
(2)叶片部处理:为了使实验数据准确必须设法使所选定的叶片中的_________无法外运也不能从其他部位运入但又不影响_________的供应.为此常用环割法破坏叶柄的_________但又不能伤及_________若环割后开始实验前发现_________则说明环割失败应中止实验
(3)剪取样品:按编号次序分别剪下对称叶片的一半(即A部分)(不剪下主叶脉)按编号顺序置于湿润的环境中,贮于暗处.经过5小时后.再依次剪下另外半叶(即B部分).同样按编号置于湿润环境中,两次剪叶的速度应尽量保持一致,还应尽可能使光下和暗处的温度保持一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称重比较:将各同号叶片之A,B两部分按对应部位叠在一起.在无粗叶脉处放上已知面积的方形金属模板.用刀片沿金属板的边缘切下两个方形叶块,分别烘干至恒重。称重(分别记为WA、WB)记录。
(5)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
(6)△W=WB-WA,则△W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假设每次截取光照下的叶片面积为d.每次光照时间为t.则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K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甲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下图为患甲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且已知3号为纯合子,据图回答。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__性基因。
(2)甲病可能是以下哪种疾病()
A.抗维生素D佝偻病B.血友病C.唐氏综合症D.白化病
(3)2号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4)若9号与10号生育子女,则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从优生学角度建议9号与10号生育____________孩(男/女)。
(5)11号的致病基因来自I中的____________。
(6)若表现型正常的女性中含有a基因的概率为10%,则7号与8号生育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
(7)8号个体的细胞中含有的致病基因的个数不可能是()
A.0个B.1个 C.2个D.4个
如图甲所示DNA可利用其上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最终合成蛋白质。据图回答:(在[ ]中填写相应的数字编号,横线中填写文字)
(1)图乙中方框内所示结构是图甲中[ ]的一部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
(2)图甲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的主要场所是[6]___________,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
(3)下列结构中(图乙),化学结构不同的一组是()
A.1和4 B.2和3 C.5和7 D.6和8
(4)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与图甲中结构⑥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
A.乳酸杆菌 B.噬菌体 C.乳腺细胞 D.流感病毒
(5)人体下丘脑可以通过上述图甲过程合成一种名为抗利尿激素(ADH)的激素,其成分是一种链状九肽,则ADH中含有的肽键数为__________,至少含有氨基________个。ADH通过血液运输至肾脏,作用于肾小管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__从而促进肾小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自然界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基础生物化学反应。图甲所表示的是一株代谢平衡(无大量的蛋白质和糖类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与分解)的植株(光合作用产物均表示为葡萄糖)中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C表示生命的直接能源物质,则各个字母所指代的物质分别为:A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
(2)发生过程II的结构为____________;过程IV所发生的细胞器主要为____________。
(3)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关闭光源,之后的较短一段时间内仍然发生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罗马数字)
(4)图乙为叶绿体色素分离实验,则其中Z表示滤液细线,据图可知,其中S表示__________________,X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可以吸收蓝紫光的色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右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该细胞是__________细胞,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3)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为[ ]____________。
(4)图中[ ]__________与细胞内[13]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把氨基酸组装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__________。
(5)有双层膜的结构但又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__________。
(6)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生物的尿液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尿液的成分十分复杂,可分为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两大类。有机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等。无机成分包括:草酸、磷酸、尿酸、钙、镁、铵等。
(1)糖尿:最常见到的一种病理性尿液,若某人有糖尿,则可以在他的尿液中检测出__________,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菌尿:正常尿液含有细菌十分少,而菌尿中可以检测出大量细菌,而尿液中同时有人体的大量细胞,此时我们需要用__________对尿液进行染色,其中人体细胞中的细胞核会被染成棕黄色,通过显微镜镜检即可区分细菌,进行统计检测。
(3)蛋白尿: 若要检测某尿液样品是否为蛋白尿,则可以取用__________试剂,若溶液变为__________色,则证明其中含有蛋白质。
(4)要检查某人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可用其尿液中细胞进行染色体检查,则不能选用的细胞是()
A.红细胞 | B.白细胞 | C.上皮细胞 | D.巨噬细胞 |
取用上述可用细胞后,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使得细胞破裂后用__________染色,再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