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测定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常采用“半叶法”.其原理是:将植物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剪下置于暗处.另一部分(B)则留在植株上,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过一定时间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分别烘干称重,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单位:mg/dm).现有一种“改良半叶法”,可大大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实验步骤如下
(1)选择测定样品:在田间定有代表性的植物叶片(如叶片在植株上的部位、叶龄、受光条件等)20片.用小纸牌编号.
(2)叶片部处理:为了使实验数据准确必须设法使所选定的叶片中的_________无法外运也不能从其他部位运入但又不影响_________的供应.为此常用环割法破坏叶柄的_________但又不能伤及_________若环割后开始实验前发现_________则说明环割失败应中止实验
(3)剪取样品:按编号次序分别剪下对称叶片的一半(即A部分)(不剪下主叶脉)按编号顺序置于湿润的环境中,贮于暗处.经过5小时后.再依次剪下另外半叶(即B部分).同样按编号置于湿润环境中,两次剪叶的速度应尽量保持一致,还应尽可能使光下和暗处的温度保持一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称重比较:将各同号叶片之A,B两部分按对应部位叠在一起.在无粗叶脉处放上已知面积的方形金属模板.用刀片沿金属板的边缘切下两个方形叶块,分别烘干至恒重。称重(分别记为WA、WB)记录。
(5)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
(6)△W=WB-WA,则△W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假设每次截取光照下的叶片面积为d.每次光照时间为t.则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K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植物新陈代谢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上,其中光能向电能的转换由分子完成。光照下该分子转变成,夺取水分子中的。
(2)在②过程中,NADPH的作用是。
(3)③过程表示呼吸,它发生在中。
(4)④过程中的能量由ATP中的水解释放。
莠去津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它是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
(1)由于莠去津的作用,在长期使用莠去津的土壤中可能含有目的菌。
(2)莠去津的作用机理之一是阻断光反应中的电子传递过程,影响NADP+形成,进而影响在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最终抑制杂草生长。
(3)从使用莠去津的农田中,选到了能遗传的耐莠去津杂草,将它与敏感型植株杂交,结果见下表:
杂交亲本 |
后代中耐药型植株比例(%) |
后代中敏感型植株比例(%) |
耐药型♀×敏感型♂ |
100 |
0 |
敏感型♀×耐药型♂ |
0 |
100 |
由表推断,控制该耐药性状的基因位于。
(4)莠去津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已知莠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莠去津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
据图回答:
下图是A—C瓶中三类细菌的最大密度柱形图。由图推断,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的目的是;甲类细菌迅降低的主要原因;从A瓶中应选择细菌生长处于期的菌液加入到B瓶中,培养效果会更好。,目的菌的同化作用为。
(5)在固体培养基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淀粉为实验材料,对唾液淀粉酶的某些特性进行了探究。下图为在最适温度和pH值条件下所获得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P点表示的含义是,若适当降低温度,P点将向(填左或右)移动。
(2)若增加实验过程中唾液淀粉酶的量,请在原图中用虚线绘出曲线的变化情况。
(3)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应当如何设置实验的自变量?
。
(4)有同学认为在以淀粉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选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原因是。
甲图为植物体内叶肉细胞代谢的示意图,乙图表示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①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产生的氧气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证明来自于水中的氧。
(2)③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它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3)④过程中的能量由ATP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解释放。
(4)由乙图可知,温度为____________时最有利于该植物的生长,温度主要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5)图乙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当温度为15℃时,光合作用实际利用的CO2量是______________(mg/h)。
(6)对图乙中两曲线交叉点的正确理解是:光合作用的净合成量________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 呼吸作用消耗量。
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Ⅰ.实验原理:略(注:细胞呼吸底物为葡萄糖)。
Ⅱ.实验材料和用具:萌发的豌豆种子若干、带橡皮塞的玻璃瓶2只、100mL的小烧杯4个、2根弯曲的其中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2个带开头的玻璃管、1%的NaOH溶液、清水、凡士林等。
Ⅲ.实验方法:按照装置图将实验材料和用具装好。如想得到预期的实验结论,必须在装置二的小烧杯中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预测实验结果和相关的结论:
①若装置一中液滴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二中液滴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②若装置一中液滴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二中液滴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
③若装置一中液滴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二中液滴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Ⅴ.为进一步探究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中有无酒精,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若颜色变为,则说明有酒精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