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罗马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和罗马的法律更是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材料二 “……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材料三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
——罗马法
材料四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各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4分)
(2)假如你生活在雅典的民主制全盛时期,作为一名合法公民,你能享受到哪些权利?(4分)
(3)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试对雅典民主制进行评价。(6分)
(4)恩格斯曾评价道:“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请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论证该观点 。(4分)
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
李鸿章曾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有何术能负其责?”
问题:
(1)文中的“破屋”是指什么?
(2)“破屋”之“破”主要表现在哪里?
(3)李鸿章“一辈子”办了哪些“事”?任举2件并作简要评价
(4)李鸿章自诩为“裱糊匠”,但也有人称其为“开拓者”。你怎么看?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16页
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同的参议院。……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 《美国的历程》
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信息。
(2)根据材料二,填写元朝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简表。简要说明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
中央机构 |
地方机构 |
主要职能 |
中书省 |
① |
④ |
枢密院 |
② |
主管军事 |
御史台 |
③ |
主管监察 |
(3)材料三中“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指当时美国的什么制度?存在着什么弊端?后来1787年宪法是如何解决这些弊端的?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前416年,民主的雅典人投票决定对弥罗斯岛居民进行灭族性大屠杀,原因很简单,这个弱小城邦想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保持中立,既不跟雅典也不跟斯巴达结盟,而在雅典民主派看来,这不啻是蔑视雅典的权威,挑战其作为提洛同盟盟主的地位。
——《全球通史》
材料二:前406年,雅典军队在阿尔吉努群岛附近的一场大海战中打了胜仗,返回途中遭遇风暴,死亡四千多人;按希腊宗教习俗,军人尸体一定要找到运回家乡,以便以适当仪式埋葬,若不如此,则有严重的宗教和心理后果;但由于暴风雨,将军们没有让船只折回去寻找尸体;回到雅典后,八个将军在打了大胜仗的情况下却遭到民众法庭的审判,其中六人被判死刑并执行了死刑;种种迹象表明,其悲惨结局的主要原因是派系间的恶斗。
——《全球通史》
材料三:前415年,雅典人在全体大会上用表决方式通过决议远征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在并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并且仍与伯罗奔尼撒同盟处于交战状态的情况下,雅典人发动了这场大规模侵略战争,企图吞并叙拉古和西西里其他城邦的土地、掠夺那里的财富,结果却全军覆没,死伤几万人,统帅尼西阿斯和德谟斯提尼被叙拉古人俘虏并处死。此役使雅典元气大伤,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败局已定。
——《全球通史》
问题:
(1)以上材料所描绘的是古希腊什么时期的事?
(2)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3)概括而言,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4)有人说:从以上所给三段材料来看,似乎要颠覆我们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一贯看法了。你认为呢?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有多种理解,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所谓“三大阶段与两次转型”: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两次转型,分别是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前后与秦皇汉武之间……这次转型时,由于我们内部的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促使我们的社会政治结构非转型不可,那是主动的。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迫开始的。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问题:
(1)依据材料二,指出“两次转型”在原因和方式上存在怎样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选择“两次转型”中任一次,试述这一转型是如何完成的?
(3)综合以上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某一“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理解。
近来,日本欲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问题,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结合史实,谈谈战后日本与美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特殊关系及其发展演变。
(2)日本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说明了什么?为何许多国家对此不认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