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读 阅读课文填空
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上修身课,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zhū)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yǒng)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kēng)锵(qiāng)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xiào)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líng),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定——( ) 清晰——( ) 崛起——( ) 欺凌——(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喝彩:
铿锵有力:
(3)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是 段,起 作用 。
(4)画横线的句子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
A 佩服感叹 B惊讶疑惑
(5)有什么话对周恩来说。
阅读加油站
古城的桥林林总总有木板桥石板桥有木拱桥石拱桥有单孔桥双孔桥还有多孔桥桥栏上的雕刻,有东巴象形文的吉祥语,有东巴神舞,还有各种鸟兽花木。乌丽娜看一座,赞美一座,在小本子上记下一座。我们流连在水边,有时候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有时候静静地听流水说话,听从水边宅院里传来的纳西古乐。
1.请给缺标点的句子加标点。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流连——
3.用“……有……有……还有……”写一句话。
4.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没有喝彩的工作
一天放学后,我从学校跑出来,流着泪伤心地回家了。
妈妈见我这样,很惊奇,关心地问我:“为什么这样伤心?”“我想做的事情,老师不让我做!”我一边抹眼泪,一边鸣咽着说。“到底怎么回事?”妈妈温和地问我。我委屈地说:“学校要开家长会要演话剧……老师这次不选我当主角,却让我在后台工作!那王小虎反而成了主角。”
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看她戴的手表明明你看这手表上都有什么东西妈妈一边擦干我的眼泪一边问我那是一块玻璃两只指针我回答妈妈摘下手表,把表壳打开,又问我:“你看到了什么?”我说:“那是小齿轮和螺丝。”妈妈说:“外面的表针要走得准,全靠里面这些小齿轮和螺丝,还有那些看不见的部分。”妈妈停了一会儿,又望着我,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没有喝彩的工作,却是重要的工作,而且是不能没有的。”
我忽然明白了,心里便觉得轻松、快活了。
1.从短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难过一()沉重一()
2.从短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近义词。
惊讶一()意味深长一()
3.给第三自然段缺标点的句子加标点。
4.这篇短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5.第二天到学校,“我”会怎么做?
阅读加油站
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竭力抑制住呜咽,把脸埋在手里。她从音乐的旋律里听到了音乐家对她的祝福:你是黎明的暗光,愿幸福陪伴着你。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 竭力—()
(2) 抑制—()
2.写出近义词。
竭力——()祝福一()
3.用“”画出达格妮从音乐的旋律里听到的音乐家对她的祝福。
4.体会句子的含义。
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竭力抑制住呜咽,把脸埋在手里。
阅读诗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大自然的语言
别以为人才会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睁开眼就能发现。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大自然在水面写着:
春天已到眼前。
大雁集队南飞,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写着:
秋天已在眼前。
如果你砍倒大树,
就会把“年轮”发现;
一年只长一圈,
计算起来多么方便。
如果你捕到大鱼,
鱼鱗上也有圆圈,
一圈就是一岁,
从不把人欺骗。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
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这是在告诉人们,
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巨大的“飘砾”,
搁在温暖的庐山,
那又在告诉人们,
这儿曾有寒冷的冰川……
可是你别疑问,
大自然的语言很难,
也许有时过于平凡,
人们才视而不见——
行星亿万年运转, .
多么平平淡淡,
直到哥白尼眼里,
才把“太阳中心说”创建。
阿基米德洗澡的时候,
学会了计算皇冠,
可别人也在洗澡,
为什么不会计算?
大自然的语言呵,
真是妙不可言:
懒汉永远看不懂,
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
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捕鱼(bǔ pǔ) 方便(biàn piàn) 很难(nán nàn)
运转(zhuǎn zhuàn) 皇冠(guān guàn)
2.下列三组同音字,音同义不同,你能组成正确的词语吗?
以( ) 蓝( )向()
已( ) 篮( )像()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6
发现一()欺骗一()勤劳一()
寒冷一()平凡一()思考一()
4.你能照样子说一句话吗?
如果你砍倒大树,就会把年轮发现。
如果,就
5.读诗文第2~9小节,看一看作者从哪些事物发现了大自然的语言,请把它们写下来?
6.诗文第1小节和最后1小节相照应,它们在意思上相同吗?写出你的理解。
7.从哥白尼创建“太阳中心说”、阿基米德学会计算皇冠,你想到了什么?你一定能谈出自己的见解,试一试吧。
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永远都要坐在前排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
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都要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祌,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的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出现了一位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次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任女首相,雄居政坛长达十一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在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二流的精神6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启示()理想()行动()
优秀()信念()严肃()
2.玛格丽特记住了父亲的哪句话?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3.父亲经常向玛格丽特灌输的观点是什么?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4.“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这句话中的“残酷”外面的引号有什么作用?
5.“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