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建国伊始的各个国家一样,雅典初期的政体也是王政。 在公元前八世纪前后,王政开始向贵族制过渡。它大约是这样的政体:执政官由九名贵族 担当,分管内政、军事、司法、宗教等事务,任期一年,另外有由贵族组成的长老会议辅 佐政事。进入公元前七世纪,这种贵族制渐渐与雅典现状不合。依靠工商事业强大起来的新兴阶级开始抬头,这个自由市民阶层对于空有经济实力而无法参与国政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同时与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相反,只有少量土地的自作农阶层也加入了反抗的行列。于是,公元前594 年梭伦著手进行改革,并使用强权迫使贵族认可。在 地中海世界里,率先实行的“梭伦改革”使雅典从贵族制脱颖而出,令后人一提起城邦国家就立刻想起民主政治。
材料二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英国
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1867和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法国
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1)根据材料一,从统治特征的层面概述雅典政体演变的过程及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英国内战 古希腊的历史遗产 法国的沦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王只有在行仁政的时候才是国王,如果施行幕政蹂确子民,就成了基君。……在执行法律时任何人的权力都不能大于国王,但国王如果犯法就应当像最微戏的平民一样受到法律的制裁.
——13世纪英国法学家亨利·布莱克顿《英国的法律与惯例》材料二:“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可以“任意处里他的臣民:或加以提升,或
加以贬斥;或生,或杀;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他们进行审利,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英王房姆士一世对议会下院的议员们的讲话
材料三:1604年(房姆士一世在位)英国议会对国王的扰辫书称:“无论就羊严或威
权而论,国内并没有最高的常设法院足以和本国会的法院分庭杭礼。本国会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给其他法院颁布法律,但不接受来自其他法院的法律或命令。”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了詹姆士一世怎样的思想?它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3)材料三中表达出对待国王的态度如何?
(4)上述材料反映出英国国内政局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而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国语·晋语》
材料二:管子曰:“今铁官之数(办法)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束、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制造车马的手工业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成事者,天下无有。”——《管子·海王》
材料三:初税亩。初者,始也,古者什一,籍而不税。初税亩,非正也。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初税亩者,非公田之去公田,而履亩什取一也。——《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在当时社会生产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材料二中的“铁官”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初税亩,非正也”?
(3)“初税亩”的实行对促进新的生产方式产生有什么作用?

去西安旅游的人可能会知道当地流行的一句话:“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全靠秦始皇。”它体现了秦始皇对西安旅游及西安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现在请你设计一套(四枚)邮票,力求多元展现秦朝的面貌及对后世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先年人少田多,一亩之田,其值银不过数钱。今因人多价贵,一亩之值,竟至数两不等。即如京师近地,民舍市廛(房屋),日以增多,略无空隙。今岁不特田禾大收,即芝麻、棉花皆得收获,如此丰年,而米粟尚贵,皆由人多地少故耳。——《清圣祖实录》
材料二:(康熙皇帝说)本朝自统一区宇以来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其谋生焉能给足?……不可不为之筹也。——《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雍正皇帝说)朕临御以来,宵旰忧勤,凡有益于民生者,无不广为筹度。因念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为艰。将来户口日滋,何以为业。惟开垦(垦荒)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
材料四:清朝前期规定对一产多子的妇女,无论满汉民人,均予以奖励;对高寿者予以表彰;70岁以上的老人许以一丁奉侍,该丁杂派全免,并奖励绢棉米粮;对“百岁寿民妇”“各给银建坊如例”。——陈代光《中国历史地理》
材料五:

——南开大学历史系《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
请回答:
(1)分析清代人口问题对当时经济生活的影响。
(2)康熙和雍正对当时的人口状况有什么共同的认识?
(3)清朝人口高速增长出现于什么时候?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国时候,韩、赵、魏三国的垦荒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中原地区的荒地大大减少。秦国从孝公商鞅变法以来也很重视垦荒,到秦昭王晚年更用分给田宅、免除徭役等办法招徕三晋(韩、赵、魏)三国之民到秦国垦荒,是秦国的荒地迅速得到开垦。
——《中国经济简史》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胜矣。虽南包象、浦,西括邛、山,至于外奉贡赋,内充府实,止于荆、扬二州。
——南朝梁·沈约《宋书》
材料三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业的哪些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根据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变化的表现。
(3)从材料三中你能得到农业发展的哪些信息?结合史实,归纳这些信息对其他经济部门的主要影响。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哪些趋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