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的检查验收年,也是“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确立十周年。历数十年的法制宣传主题分别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加强发展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这十年的宣传主题,其中有四个直接提到了“宪法”,这表明了什么道理?为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于1952年9月3日,成立以来。在民族政策的照耀下和其他各民族的帮助下,延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旅游业蓬勃发展,自治州依托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和《长鼓舞》《阿里郎》等浓厚的民族特色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1)材料提到了“在民族政策的照耀下”,请写出一项我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各民族的互相帮助充分体现了我国的民族关系,请描述其具体内容。
(3)形成延边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原因是什么?
中考临近,思想品德学科复习紧锣密鼓。请将下列知识要点,填写在表格内
| 问题 |
内容 |
|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
| (2)民族精神的核心 |
|
|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
|
| (4)法治的核心 |
|
| (5)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 |
|
| (6)全民族的共同理想 |
材料一中国警告日本:决不轻饶“肇事者”。中国国防部:“不要低估中国军队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如果像日方所说采取击落等强制措施,那就是对我们的严重挑衅,是一种战争行为,我们必将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反击,一切后果将由肇事方承担。”
材料二外交部三个“不要”回击日本:勿再挑衅中国。日本首相安倍与美国副总统举行会谈后宣布双方在应对中国防空识别区问题上达成四项共识。4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用三个“不要”予以回应,要求日方在这一问题上不要再挑衅中国,不要再制造事端,不要再借题发挥。
(1)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什么重要作用?
(2)青少年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驰则国乱国衰。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法治”。
(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请你说说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在法治中国中的地位。
2014年3月1月晚上9点20分,在云南昆火车站发生了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砍杀事件,造成29死143伤的恶劣后果。
(1)这起严重暴力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2)我国严厉打击暴恐事件对于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有什么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