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某兴趣小组拟制备NaNO2并测定产品纯度。
I【查阅资料】
①2NO+Na2O2=2NaNO2;2NO2+Na2O2=2NaNO3
②NO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NO2
③酸性条件下MnO4-被还原为Mn2+
Ⅱ【制备产品】
用如下装置制NaNO2(夹持和加热装置已省略)。

(1)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装置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为排除干扰应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浓H2SO4         B.碱石灰            C.无水CaCl2             D.生石灰
Ⅲ【测定纯度】.
设计如下方案测定产品的纯度。
 
(4)溶液A到溶液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样品2.3g经一系列操作后得到溶液A100mL,准确量取10.00mL A与24.00mL 0.05mol/L的酸性KMnO4溶液在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用0.1 mol/L(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紫色刚好褪去;重复上述实验2次,平均消耗(NH4)2 Fe(SO4)2溶液10.00ml,则样品中NaNO2的纯度为__________。
Ⅳ【探究反思】
(6)NaNO2的纯度偏低,该小组讨论提出的原因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滴定至溶液紫色刚好褪去就立刻停止滴加
B.加入A与KMnO4溶液前锥形瓶未经干燥
C.实验中使用的(NH4)2 Fe(SO4)2溶液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不可以选用(选填序号)。
A.生石灰 B.碱石灰 C.五氧化二磷 D.烧碱
(2)B装置的用;E装置的作用
(3)通入C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目的是

(4)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如何处理?

A、B、C、D四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B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2,A、B两元素形成的物质具有两性,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是短周期中碱性最强的,则:
(1)A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B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含有键和
键。
(3)C单质的结构式。

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C是家庭中常用的一种调味品的主要成分,D是具有果香气味的物质。A、B、C、D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产物被省略)。

(1)A、B、C中含有的官能团分别是,,(写名称)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反应类型:
B+C→D: 
反应类型:
(3)B在Cu作催化剂的情况下可催化氧化,其方程式为

(1)某烷烃含有200个氢原子,那么该饱和烃的分子式是。
(2)辛烷的分子式为。
(3)A~D是几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则:C的结构简式为。与B、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另一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共11分)如图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丁烷裂解的实验流程。(注:CuO能将烃氧化成CO2和H2O,G后面装置与答题无关,省略。)

按图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有:①给D、G装置加热;②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③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1)这三步操作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2)简要说明排空气的方法和证明空气已排尽的方法             
(3)B装置所起的作用是            
(4)若对E装置中的混和物再按以下流程实验:

①分离操作I、II的方法是:I         ,II       
②Na2SO3溶液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假定丁烷完全裂解,流经各装置中的气体能完全反应。当(E和F)装置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1.82g,G装置中固体质量减少了4.16g,则丁烷的裂解产物中:n(CH4):n(C2H6)=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