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温下,向100 mL 0.01 mol·L-1HA溶液中逐滴加入 0.02 mol·L-1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图中信息可知HA为________(填“强”或“弱”),理由是___________。
②常温下一定浓度的MA稀溶液的pH=a,则a________7(填“>”、“<”或“=”)。
③请写出K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
(2)已知25 ℃时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向其中加入醋酸钠晶体,等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增大了c(OH-),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
①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做如下实验:向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写编号),然后测定溶液的pH。
A.固体CH3COOK | B.固体CH3COONH4 |
C.气体NH3 | D.固体NaHCO3 |
②若乙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分) 在H2、NH4Cl、SiC、CO2、HF中,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有(1)________,由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有(2)________,能形成分子晶体的物质是(3)________,含有氢键的晶体的化学式是(4)________,属于离子晶体的是(5)________,属于原子晶体的是(6)________。
(5分)(1)氯酸钾熔化,粒子间克服的作用力是________;二氧化硅熔化,粒子间克服的作用力是________;碘的升华,粒子间克服的作用力是________。三种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
(2)下列六种晶体:①CO2,②NaCl,③Na,④Si,⑤金刚石,它们的熔点从低到高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序号)。
(4分)用元素符号填空:
(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2)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3)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4)第四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下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
(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 ,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 (用a、b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 。
(4)该电池工作时,H2和O2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因此,大量安全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
Ⅰ.2Li+H22LiH Ⅱ.LiH+H2O==LiOH+H2↑
①反应Ⅰ中的还原剂是 ,反应Ⅱ中的氧化剂是 。
②已知LiH固体密度为 0.82g/cm3。用锂吸收 224L(标准状况)H2,生成的LiH体积与被吸收的H2体积比为 。
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处理污水方法,下图是电解污水实验装置示意图。接通直流电源后一段时间,在A电极附近有深色沉淀物沉积下来,在B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气泡可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积累到一定厚度时刮去浮渣层,即起到了浮选净化的作用。
试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以及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池的电极A、B极性分别为、(填 “阴极”、“阳极” )
(2)实验时若污水中离子浓度较小,导电能力较差,产生气泡速率缓慢,无法使悬浮物形成浮渣。此时,应向污水中加入适量的。
a.H2SO4 b.BaSO4 c.Na2SO4 d.NaOH e.CH3CH2OH
(3)电解池阳极的电极反应分别是①;②4OH-- 4 e-= 2H2O +O2↑。
(4)电极反应①和②的生成物反应得到Fe(OH)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