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次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材料二: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了斗争的无产阶级。
——列宁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一著作?发表于何时?作者是谁?
(2)该著作是哪一组织的纲领?这一组织的性质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上述著作发表的意义。
(4)当前,我们应该向上述著作的作者学习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材料三亚历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根据该法令的条款,所有农牧都被宣布为是自由的,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进行分配。贵族地主因土地被分配给农民而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库券。作为回报,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以偿还政府。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
——《全球通史》
材料四:1866至1873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2.2%,而英国(1851——1873)则为3.3%,美国(1861——1873)为5%,德国(1861——1873)为3.8%。1874至1890年日本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1%,而英国则为1.7%,美国为5.2%,法国为2.1%德国为3.5%。
——吴廷谬《日本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试用课文的语言归纳“商君”改革的一项措施。
(2)据材料二,试用一句话归纳北魏汉化改革的影响。
(3)试讲出材料三“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中转折点的深刻内涵
(4)试分析材料四所述1866——1890间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5)综上四则材料,你有哪些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里程中,一种新的社会代替旧的社会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过程中,为了使国家能摆脱困境,走向新时代,资产阶级有彻底的摧毁封建势力的,但有与封建势力妥协保留了国王的,还有发动民族解放战争而打碎殖民枷锁的。
(1)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过程中, “与封建势力妥协保留了国王”有关的重大革命指的是什么事件?中国近代史上“ 彻底的摧毁封建势力”而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是什么?
(2)美国历史上“新的社会代替旧的社会”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它在性质上有何特点?
(3)19世纪中期,日本也是摆脱国家困境,走向新时代的代表,它是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日本走向新时代后,发动了对中国的哪次侵略战争?
(4)中国在民族复兴之路上也会遇到困境,欧美国家运用不同方式摆脱困境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美国不同阶段的经济状况

材料二法国前总统德斯坦也说:“……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国家为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材料四 2014年11月,中国为本届APEC会议确定了“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的主题,并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等作为重点议题。12月4日,第六届世界华人经济论坛世界华人经济论坛移师重庆论道。论坛以“平衡增长,共享繁荣”为主题,下设 “中国在全球与区域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等四大议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阶段①为什么美国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下降?阶段⑥美国经济进入什么时期?
(2)材料二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出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合作”在欧洲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信息时代的到来”与哪一事件有关?
(4)结合材料四,说说我国该怎样应对当今经济发展形势?举一个与此相关的典型事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宣布世界已经划分成“自由制度”和“极权政体”两个阵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要在这两种对立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扰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征服的企图。
材料二 以意识形态斗争为主要特征的两极对峙格局解体,大国关系和世界秩序发生重大变化。重构世界秩序成为国际社会实践和国际政治研究的重大课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杜鲁门提到的“美国的政策”是指什么?由此可见,美苏关系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据材料二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 “以意识形态斗争为主要特征的两极对峙格局”主要是通过哪次国际会议确立的?这一格局解体的标志是什么?
(3)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大国关系和世界秩序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在政治方面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4)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为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明确提出了一个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形影相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这是很大、很幸福、超乎许多国家的权利。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三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又开辟了新的时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体现了当时盛行的什么思潮?这场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创造了什么条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伏尔泰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上述思想最早在法国的哪部文献中得以体现?
(3)材料三中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又开辟了新的时代”,中国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诞生了哪一理论成果?
(4)综上所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有何共同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