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请结合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出现过下列口号或主张: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三民主义;④变法维新。
(1)请你按照提出的时间先后顺序,将材料一中的口号或主张排序。(只写序号)
(2)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地主阶级掀起了什么自救运动?从学习内容上看,该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什么?请你列举这一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工业企业一例。
(3)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近代中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什么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什么?请你写出他们宣扬这一运动的主要阵地。
(4)“三民主义”是谁提出来的?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他领导了什么革命运动?这一运动有什么意义?
(5)主张变法维新的仁人志士们为了救亡图存发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6)材料二是一组与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重大事件相关的图片。请你将材料一中的口号或主张(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三民主义;④变法维新。)分别与材料二中相关连的图片搭配起来。
①——图: ;②——图: ;③——图 ;④——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份 |
1870年 |
1913年 |
||||||
国家 |
英 |
法 |
德 |
美 |
英 |
法 |
德 |
美 |
占世界工业比重 |
31.8% |
10% |
13.2% |
23.3% |
14% |
6% |
15.7% |
35.8% |
位次 |
1 |
4 |
3 |
2 |
3 |
4 |
2 |
1 |
材料二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18世纪下半期出现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从手工劳动时期进入到大机器时代,此后不到100年制造的财产竟比过去所有世纪还要多。19世纪后半期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全世界总产值增加了20倍。
请回答:
(1)导致材料一发生变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上述材料中提到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其中,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主要交通工具有哪些?
(4)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日本哪次改革的内容?
(2)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3)这一重大改革是受到什么文化的影响?
(4)这次改革有什么重大意义?
(5)这次改革前后,日本政府的对外政策上有了什么变化?
根据下面材料,结合三角贸易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田种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奴隶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游居到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材料三欧洲尤其是西欧国家都在贩奴运动中发了横财,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十分充足的条件。所以有人说,一个个黑奴的躯体就是一块块砖,无数黑奴的血肉就是无数的钢筋水泥,极度繁荣的欧美城市伦敦、阿姆斯特丹、马德里、纽约等,都是靠这些砖块一层层垒起来、靠这些钢筋水泥一点点浇灌而成的。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图一到图二是三角贸易的哪一个过程?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一说三角贸易的影响。
(4)谈谈你的感受是什么?
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照片中的人物是这是为了纪念而举行的大会。这一事件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分)
(2)材料二中的哪个刊物与材料一照片中的人物有关系?(写出字母序号)该刊物是哪个组织的机关报?
(3)你能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二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吗?并说说与其它两份刊物相关联的事件。
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份 |
农业税收入 |
工商杂收入 |
其他收入 |
总收入 |
1849 |
3281 |
969 |
…… |
4250 |
1885 |
3071 |
3923 |
…… |
7708 |
(1)表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发生了哪些变化?
(2)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