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曾经像中国一样被西方国家欺凌,但当今的日本却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由被欺凌到强国日本走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下面的纪录片将为你展示日本的这一发展路程。
【第一幕 危机下的日本】“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1)上述材料揭示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外因是什么?
【第二幕 西去的路】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2)上述材料体现了日本对待“西洋文明”的什么态度?
【第三幕 戏说成败】在对外关系方面,随着国力日渐充实,不断进行交涉,要求修改条约。从1894 年开始修改条约,至 1911年终于全部废除。明治初年,日本即蓄谋向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1874年出兵侵略中国台湾。1875年武装入侵朝鲜,次年逼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79年并吞琉球,改为冲绳县。至80年代末期,以侵略中国和朝鲜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基本形成。自90年代中期起,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百度百科
(3)“自90年代中期起,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请你举出两例与中国有关的史实加以证明。
(4)通过以上材料归纳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
【第四幕 感悟启示】
(5)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日本的这一事件及其态度对中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请回答:
(1)上述文字选自谁的什么作品?
(2)他对词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与他的词风格相一致的另一位南宋词人是谁?其作品内容的特点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2 “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指海南诸岛),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上材料最早应写于什么时候?根据是什么?
(2)从以上两则材料中分别能获得什么信息?两则材料都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3)你知道指南针是在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试谈谈指南针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
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专家李约瑟教授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发现它的主要优点就在宋代。”结合这一观点,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曾经发明了火药和火器的中国却在英吉利的洋枪洋炮的攻击下惨败,有人就把中国的惨败归罪于火药、火器的发明及西传,鲁迅先生就火药、火器的发明与应用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鲁迅先生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乍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马克思
材料2 “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它当饭吃。 ——鲁迅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说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进程做出了什么贡献?
(2)材料二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现象?
(3)四大发明在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