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共12分)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若从A点变动到B点,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酸溶液 B.加碱溶液 C.加热
(2)现有T1温度下,pH=12的Ba(OH)2溶液。
①该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②向该温度下100mLpH=2的硫酸与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00mL上述Ba(OH)2溶液,沉淀正好达最大量(假设混合溶液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和),此时溶液的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3)T2温度下,将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硫酸混合,使混合后溶液的pH=7,则Ba(OH) 2溶液和稀硫酸的体积比为 。
(4)T1温度下,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五种钠盐溶液的pH如下表;
溶质 |
CH3COONa |
NaHCO3 |
Na2CO3 |
NaClO |
NaCN |
pH |
8.8 |
9.7 |
11.6 |
10.3 |
11.1 |
①上述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根据表中数据,浓度均为0.01mol/L的下列四种酸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HCN B.HClO C.CH3COOH D.H2CO3
②相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
③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已知物质M由同一短周期的X、Y两种元素组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Y元素最高正价与它的负价代数和为6。M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部分产物已略去):
(1)工业电解M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是X、Y同周期的一种常见金属,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写出A与B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A是一种常见酸性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则A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写出E与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举例说明M物质的一种用途。
按下列要求回答
(1)除去下列不纯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请填入适当的试剂
①Fe(Al)②NH3(H2O)
③NO(NO2)④NaCl溶液(Na2SO4)
(2)实验室配制100mL0.5mol·L‑1的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应用托盘天平称取碳酸钠粉末g。
②配制时应选用的仪器有500mL溶量瓶,托盘天平、烧杯、药匙、。
③若实验时遇到下列情况,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
A.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又吸出少量至刻度线 |
B.没有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
C.容量瓶洗涤后内壁有水珠而未作干燥![]() |
D.定容时府视刻度线 |
已知稀溴水和氯化铁溶液都呈黄色。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现对溶液呈黄色的原因进行探究。
(1)限选用的试剂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四氯化碳、硫氰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
假设1:溶液呈黄色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引起的(填微粒的化学
式,下同)。
假设2:溶液呈黄色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引起的。
【设计实验方案】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1和假设2的推断,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你的实验方案:
假设1方案:。
假设2方案:。
(2)根据高中所学的知识判断,你认为(填“假设1”或“假设2”)的推断是正确的;若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验证你的假设是否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3)若向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
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物质的性质、制法和用途,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如图Ⅰ~Ⅳ所示。实验室需要0.80 mol/L NaOH溶液475 mL和0.40 mol/L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
B.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
E.贮存溶液
F.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俯视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0.8 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定容时,有少许蒸馏水洒落在容量瓶外,则所得溶液浓度0.8 mol/L。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0 mL、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mL量筒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