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在探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活动中,同学们对于菜青虫的行为产生了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
提出问题:菜青虫总是吃十字花科植物(如小白菜)的叶片,而不吃空心菜等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1)作出假设:                                                 
(2)制订计划:菜青虫的来源:(1)去白菜地捕捉已经长大的菜青虫;(2)去白菜地寻找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刚孵出的菜青虫。
请你选择以上两种获得的菜青虫的方式,你的选择是         
(3)实验的变量:         。你打算选择哪种植物的叶片?A组的菜青虫喂      植物的叶片,B组的菜青虫喂   植物的叶片。其中,对照组   组。
(4)选择菜青虫的数量为     (填“10条”或1条),理由是        
(5)如果你得出的结论结果与你的设想吻合,那么你的结论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刘芳同学要探究某种植物生长是否需要含氮的无机盐,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帮她将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①配制种类齐全的无机盐培养液放在甲中。
②配制与甲相比缺少___________的无机盐培养液放在乙中。
③将两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同时分别培养在甲和乙中,过一段时间后长势情况如下图所示。

(4)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如果缺少含氮的无机盐,叶片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试验:


1
2
3
4
处理方式
撒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
不洒水,拧紧瓶盖
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拧紧瓶盖
撒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
放置环境
25℃,有光
25℃,有光
25℃,有光
4℃,有光
实验结果
种子萌发
种子不萌发
种子不萌发
种子不萌发

(1)1号瓶与2、3、4号瓶都只有_______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2)1号瓶和2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3)1号瓶和_______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4)1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5)如果该同学要探究大豆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要设置5号瓶,5号瓶应放置在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其他条件_______与号瓶相同。

在“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A、B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设计,主要实验设计如下图所示: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A、B两组同学的设计是否科学?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A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上述的探究问题,就“影响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你还能够提出其他可以探究的问题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生长激素和胰岛素一样均为蛋白质,某同学为了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30只同样大小的幼鼠等分成A、B、C三组,分别放入三个饲养笼,给A组幼鼠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B组不注射,C组定期饲喂与A组相同量的生长激素,其他生长条件均一致。一段时间后,A组增重40%,B,C两组均增重25%,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组和B组结果比较,说明生长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C组结果和B组结果比较,能否说明生长激素没有任何生理作用?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本实验中的生长激素改为甲状腺激素,重复A、B组实验,则________组幼鼠会提前成熟。

右图显示的装置用作比较一带叶枝条在不同光强度下的失水速率。在每一光强度下,气泡最初及最终的位置记录如下表。

(1)实验进行时,枝条使气泡移动。
(2)计算在不同光强度下的失水速率(答案以气泡每分钟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并用表格列出所得结果)。

光强度
10
20
30
40
气泡的最初位置(mm)
0
2
l
3
十分钟后气泡的位置(mm)
15
22
26
35


(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光强度对失水速度有何影响?
(4)在每一组实验开始时,应如何操作才能使气泡回到0刻度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