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是一个爱思考、爱观察的同学,有一次,在她欣赏了一场音乐会后,想到了如下问题,请你帮她回答一下:
⑴琴声、歌声是通过 传播到小红耳朵的;
⑵小红能清楚的分辨出哪是提琴声、哪是小号声,原因是 ;
⑶女高音歌唱家演唱时声音的 高,男低音歌唱家演唱时声音的 大。(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⑷小红观察到乐手在演奏提琴、吉它、二胡等弦乐器时,这些乐器的弦在振动。并且,弦张的越紧,振动的越 ,发声的音调越 。
小红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 |
琴弦的材料 |
琴弦的长度/cm |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
| A |
钢 |
20 |
0.3 |
| B |
钢 |
20 |
0.7 |
| C |
尼龙丝 |
30 |
0.5 |
| D |
铜 |
40 |
0.5 |
| E |
尼龙丝 |
40 |
0.5 |
如果小红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
为 的琴弦。
②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㈠实验研究;㈡分析归纳;㈢提出问题(或猜想);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红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
③在上述探究过程中,主要用到了 的研究方法。
⑸问题探讨:小红想进一步了解有关声音的一些知识,于是她查找了如下资料:
共鸣
两个发声频率相同的物体,如果彼此相隔不远,使其中一个物体发声,另一个也有可能跟着发声,这种现象就叫“共鸣”。
有趣的是:几乎随便什么容器里的空气(叫做空气柱),也会同发声物体共鸣。拿一个发声体靠近容器口,如果频率适当的话,那么,空气柱就会发生共鸣,使声音大大增强。根据声学家的研究,只要波长等于空气柱长度的4倍,或4/3倍、4/5倍 ……的声音,传入容器后就能引起共鸣。这就是我们把耳朵贴在热水瓶等容器口上能听见嗡嗡声的原因。
①什么条件下空气柱会发生共鸣?
②一把普通热水瓶内部高度大约是30厘米,则波长为 厘米的声音传入热水瓶,会引起共鸣。
③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此现象?请举一例。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的大小、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的大小、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是否有关?
供选择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两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各一块,烧杯、水和细线。
(1)你选择的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
(3)说明如何根据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获得的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
小明在学习地面附近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后,于是他猜想月球表面附近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是不是成正比?他考虑了一个方案,以后一旦登上月球,按设想的方案做实验,小明的设想中:
(1)需要带的仪器有哪些?
(2)小明设计了如下记录表格,其中第一列的第三行中你考虑一下应填什么内容?
| 钩码的质量m(千克) |
|||||
| 钩码的重力G(牛顿) |
|||||
(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为G=mg,在地球上,可取g=10N/kg,在月球上,计算物体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大小,g月的取值比10N/kg是大,还是小?说出你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理由。
要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桌上有下列器材:天平及砝码,金属块,量筒,细线,水,空烧杯,刻度尺,盛有盐水的烧杯。
(1)需用的器材是。
(2)可供参考的实验步骤是:
| A.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
| B.用天平称出剩余盐水及杯的总质量m2 |
| C.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体积V。 |
| D.用天平称出盛有盐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1 |
E.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3
你认为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3)用上述测出的量写出的盐水密度计算式是 。
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实验时在同一环境中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假设相同时间消耗煤油和菜籽油的质量相等),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杯中水的温度。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加热时间、水的____________和水的______________.
(2)通过下表中的数据分析,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_____
(3)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和两灯中燃料的质量,并记录数据,利用公式Q =cm(t一t0)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的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可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时,他们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并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1)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得出:当斜面_________时,越省力;当斜面_________时,斜面的机械效率最大。
(2)该小组又做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
长分别为0. 5m和lm,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这个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4. 5N,则他们测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把第4次与第____次的测量结果相比较,才能得出:当斜面越粗糙时,机械效率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