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你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当时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 B.工业革命发展迅速 |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
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晚近(最近)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由此可推测,欧洲主流教科书在叙述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时重点写
①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②传播天主教
③掠夺金银财富 ④推动商品输出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②④ |
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 | B.维持社会等级 |
C.重义轻利 | D.重农抑商 |
唐代诗人姚合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 | 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 |
C.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 | D.商业的繁荣发展 |
电影《十二生肖》中的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由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这说明当时
A.“工官”仍代表手工业的较高技术水平 | B.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
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 D.冶铜业一直由官府垄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