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 濯清涟而不妖( ) ②不蔓不枝( )
③ 亭亭净植( )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7分)
管晏列传(节选)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①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②死③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注释】①见:被②召忽:人名③死:为……而死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鲍叔知其贤 ( ) (2)管仲既用()
(3)及小白立为桓公 ( ) (4)吾尝三战三走(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鲍叔终善遇之至之市(《郑人买履》) |
B.常强于诸侯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
C.鲍叔知其贤其一犬坐于前(《狼》) |
D.生我者父母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
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3)何以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管仲因得到鲍叔牙推荐才帮助桓公成就霸业,“管鲍之交”成为后世佳话。文章中管仲动情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结合选文理解管仲为什么这样说? (4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杨震为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故所举()②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
③为东莱太守 ()④何谓无知 (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当之郡”中“之”的用法相同的是()
A.物外之趣 | B.昂首观之 |
C.驱之别院 |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至 夜 怀 金 十 斤 以 遗 震翻译句子
(1)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本文表现了杨震怎样的品格?
阅读《晏子使楚》,回答题目。(18分 )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坐盗②酒酣
③齐人固善盗乎④寡人反取病焉翻译下列句子。
①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译文: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
③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译文:当晏子巧妙回击楚王后,楚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请说一说楚王的“笑”中蕴含着怎样的心理?
答:面对楚王的挑衅,晏子是如何做到巧妙回击楚王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
阅读《童趣》选段,完成文后题目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云趣。
夏蚊成雷,私拟做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僵。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给划线字注音
(1)余忆童稚时( zhì) (2)见藐小之物(miǎo)
(3)拟做(nǐ)(4)怡然称快(yí)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1)张目对日(太阳)(2)昂首观之(抬,仰)
(3)鹤唳云端(鸟鸣)(4)作青云白鹤观(景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找出文中的主旨句,并说明其作用
。用原文填空
只有“明察”“细察”,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写观察本领的句子是,写观察习惯的句子是,写观察收获的句子是。你曾有过“物外之趣”吗?回味一下当时的情景吧!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①,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注:①率:标准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