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上课讨论时,一个学生的问题引起大家的争议:“为什么提出双百方针之后,又出现了文化大革命?”以下回答比较恰当的是

A.双百方针的范围太小 B.领导者未能遵守“实事求是”
C.文化“左倾”影响到政治 D.经济发展滞后导致的必然结果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霸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A.1851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6年

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写道:“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贾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变……”通过这段文字,可以知道曾国藩
①肯定《天朝田亩制度》 ②否定“圣库”制度③维护儒家正统思想④肯定资产阶级财产私有制原则

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趋利避害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两组数据:
第一组:鸦片战争之后短短的几年,据估计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增加了4倍多。
第二组: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万英镑左右徘徊,1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
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中国开口通商后,英国对华贸易额逐年保持较快增长
B.中国开口通商后,外国的商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不大
C.英国输华商品在头几年之所以猛增,可能是因为以前的贸易额很小
D.两组数据所能得出的结论相互矛盾,可能其中一组数据有错误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式。”这突出体现了

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