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张继煦说:“辛亥革命曷为成功于武昌乎?论者以为武昌地处上游,控扼九省,地据形胜,故一举而全国响应,斯固然矣,抑知武汉所以成为重镇,实公(指张之洞)二十年缔造之力地。其时工厂林立,江汉殷盛,一隅之地,足以耸动中外之视听。有官钱局,铸币厂,控制全省之金融,则起事不虞军用之缺乏。有枪炮厂可供战事之源源供给。成立新军,多富于知识思想,能了解革命之旨趣。而领导革命者,又多素所培植之学生也。”下列表述与作者主旨相符的是

A.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武昌首义 B.新军的革命热情决定武昌首义的发生
C.洋务运动为武昌首义奠定了基础 D.民族资本主义为革命提供了保障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李泽厚对某作品曾发出这样的赞美:“你看,那是多么既鲜艳又深沉的想像和情感的缤纷世界啊。美人香草,百亩芝兰,……主人翁却是这样一位执着、顽强、忧伤、怨艾、愤世嫉俗、不容于时的真理的追求者。”该“主人翁”的原型最有可能是()

A.屈原 B.李白 C.柳永 D.关汉卿

郑大华在《民国思想史论》中论述:“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导致中国思想启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的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或民族危机加深
B.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C.民主、平等等启蒙思想的传播
D.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下列维新言论中,最令清末统治者触目惊心的是()

A.“夫不兴民权则民智乌可得开哉?”
B.“不受八股楷法诗赋所缚者,可以智矣。”
C.“今以不缠足为富国强种根本,所见尤大。”
D.“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

法国社会史学家谢和耐在叙述战国时期某学派的观点时说:“君主并不需要使用特殊人物,也无需依靠运气。……道德品质并无作用,甚至还会将事情弄糟,因为它会赋予有德之士以危及君主与法律权威的权力从而导致国家的覆亡。”“某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李贽在《焚书》一书中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李贽的这一思想()

A.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B.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
C.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D.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念和要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