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养过蚕吗?蚕宝宝吐出的丝线能制成各式丝绸服装。人类拥有这种珍贵的丝绸至少已有4 000年了。请你养几只蚕,探究它的取食行为。
提出问题: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1)作出假设: 。
(2)制订计划:
实验用的蚕的来源:①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②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孵化出小蚕后进行实验。
请你选择获得蚕的方式,你的选择是 (序号),你的理由是 。
(3)设计实验:请你选择出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
A.桑叶和白菜叶 B.菠菜叶和油菜叶
(4)每一组蚕的数量,你认为应该选择( ) A.1只 B.10只
你的理由是: 。
(5)实施计划:(略)
(6)得出结论:蚕吃桑叶属于先天性行为。
(5分)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_______。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1、3 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A 处的处理方法是:_____;观察到3 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变蓝、不变蓝)。
(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
(4)如果1 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全国都在大力提倡“保护母亲河”行动,“富屯溪”就是我们邵武人民的母亲河,它的水质关系到我们千家万户,为了探究水质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请回答:
(1)去野外做科学实验调查对同学们来说首先应该注意的是问题。
(2)步骤(3)中放入10条小鱼而不是1条,每个鱼缸的小鱼品种,大小相同其目的是为了。
(3)要探究水质对小鱼生活的影响,应选用C缸和缸作为对照实验较为合理。
(4)分析表中实验结果可知:该实验中影响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了水质,还有。
(5)若将B缸和D缸都置于黑暗环境中,预期的实验结果是:这两个鱼缸中,缸的小鱼先死亡,请说明理由:。
准备下图实验装置(甲装置的槽里盛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乙装置的槽里盛的是清水),将两装置放在黑暗处48小时,然后放到光下几小时,从甲、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脱色、漂洗后,加碘液处理。
(1)此实验说明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将燃烧的火柴放入乙装置中,火柴___,这说明光合作用___。将乙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再将燃烧的火柴放入此装置中,火柴___,这是植物___作用的结果。
下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将B处的上、下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出现的变化。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
(2)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绿色的部分变成___色,这是因为叶片中的___溶解到酒精中去了。
(3)加碘液后,发现A、B两处均不变蓝,原因是:
A处: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__________。
(4)C处遇碘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
(5)本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___和___,其变量是_____,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另一组是___和___,其变量是_____,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综合分析题(每空1分,共5分)
如图所示根据探究种子萌发所需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回答下问题(图中锥形瓶中均放有7粒新鲜而饱满的豌豆种子): (每空1分,共5分)
(1)上图中最适宜种子萌发的锥形瓶是。(填序号)
(2)此实验实际上包含了三组对照实验,如把③④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
(3)从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4)关于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下列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实验──作出假设──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表达和交流──得出结论
C.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D.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5)在科学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当假设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A.坚持自己的结论
B.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C.实事求是多做几次,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D.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