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知识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他们根据"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设计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澄清的石灰水、试管2支、气球2个、打气泵1个、凡士林、细线若干条。
设计方案:
步骤一:把气球A吹到一定大小,并有细线扎紧气球口,接着用打气泵向气球B打入空气,使其与气球A一样大,也扎紧气球口。(提示:气球中要尽量收集足够多的气体;扎气球口时要打活结)
步骤二: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倒入3ml澄清的石灰水。
步骤三:在甲、乙试管口外壁涂上凡士林,减少实验时气体外泄。
步骤四:把气球A和B分别套在试管甲和乙上(如右图示),解开气球,将球内气体通入试管,并轻轻振荡。(特别提醒:注意防止气球从试管口脱落。)
步骤五:观察甲、乙试管内石灰水的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方案中设计的试管乙是为了与试管甲形成
(2)预测实验结果:
预测一:假设甲、乙试管中的石灰水都
预测二:如果试管
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 组别 |
A |
B |
C |
| 处理 |
干燥环境 |
潮湿环境 |
潮湿环境 |
| 方法 |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 ① 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 ② 环境里 |
| 实验结果 (一周后观察) |
不发霉 |
发霉 |
不发霉 |
分析实验,回答: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小平想探究的问题是:;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分析实验结果,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平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和。
(3)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一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
某校的几位同学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做一些有关生物学的小实验,这次他们准备探究某些条件与大豆种子萌发的关系。(如图)
【实验步骤】
(1)取三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上A、B、C,并且在瓶底各铺两张餐巾纸,各加入适量的水。
(2)取30粒黄豆种子分别放入A、B、C杯底的餐巾纸上。
(3)A杯不作处理,B杯用黑布全部罩住,C杯内抽干空气并密封。然后把A、B、C均置于24℃~27℃环境中。
【实验现象】几天后,A、B两杯内大豆种子多数萌发,C杯内种子无萌发现象。
【回答问题】
(1)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你认为应选用作为对照实验。该实验的结论是。该实验的变量是。
(2)要证明空气对种子萌发有无影响,你认为应选用作为对照实验。
(3)老师认为这几位同学在实验步骤2中的描述欠严密,处理欠妥当,请指出其中一处不足: 。
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问题:
| 试管 |
加入物质 |
控制条件 |
检验方法 |
| 1号 |
馒头碎屑+2 mL唾液 |
37 ℃水溶10分钟 |
加两滴碘液 |
| 2号 |
馒头碎屑+2 mL清水 |
37 ℃水溶10分钟 |
加两滴碘液 |
(1)该实验的实验试管是,对照试管分别是试管。
(2)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分别是:1号;
2号。
(3)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1号;
2号
设计探究实验:
题目:环境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并实施计划:
(1)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2)在设计实验时,应给鼠妇提供和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并观察鼠妇对这两种环境条件作出的选择。这种实验称为实验。
(3)若有1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在处和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并计算统计数目的总数和平均数。
得出结论:你预期的结论是。
回忆我们所做的探究,图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两侧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
⑴在甲、乙载玻片的下方的()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⑵该实验说明生物体(如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一定的_________。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⑶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它们能①形成赤潮;②寄生在人体内③净化水体;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其中对人类有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