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
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于临济。陈平固已前其兄伯,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赐平爵卿。项羽之东王彭城也,汉王还定三秦而东,殷王反楚。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镒。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
平遂至修武降汉,高帝南过曲逆,上其城,望见其屋室甚大,曰:“壮哉县!吾行天下,独见洛阳与是耳。”顾问御史曰:“曲逆户口几何?”对曰:“始秦时三万余户,间者数起,多亡匿,今见五千户。”于是乃诏御史更以陈平为曲逆侯尽食之除前所食户牖。其后常以护军中尉从攻陈豨及黥布。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秘,世莫能也。
孝惠帝六年,相国曹参卒,以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二岁,孝惠帝崩。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王陵,王陵曰:“不可。”问陈平,陈平曰:“可。”吕太后怒,乃详迁陵为帝太傅,实不用陵。陵怒,谢疾免,杜门竟不朝请,七年而卒
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诛诸吕,立孝文皇帝,陈平本谋也。
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侯。
(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平固已前其兄伯谢:感谢
B.间者数起,多亡匿 兵:战争
C.世莫能也 闻:得知
D.诛诸吕,立孝文皇帝 卒:最终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乃诏御史/更以陈平/为曲逆侯尽食之/除前所食户牖
B.于是乃诏御史/更以陈平为曲逆侯/尽食之/除前所食户牖
C.于是乃诏/御史更以陈平/为曲逆侯尽食之/除前所食户牖
D.于是乃诏/御史更以陈平为曲逆侯/尽食之/除前所食户牖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平年轻时外出求学,他曾跟随一些年轻人去临济在魏王咎手下做事。魏王任命他为太仆。后来陈平向魏王进言,魏王不听,加上又有人说他的坏话,陈平只好逃离魏王。
B.陈平投奔项羽,得到项羽的重用。陈平被封为信武君,率领魏王咎的部下击败并降服了殷王而凯旋。后来项王发怒要杀掉前次平定殷地的将领吏。陈平害怕被杀,只好逃走。
C.吕太后想立吕氏宗族的人为王,陈平假装顺从这件事。等到吕太后去世,陈平策划跟其他官员合谋,诛灭了吕氏宗族,拥立孝文皇帝即位。
D.陈平喜欢读书,跟哥哥兄弟情深,他在乱世中建功立业,跟随当世英豪屡被赏识重用,官至丞相。他有战功,有谋略,却多次被小人猜忌而不得不逃命。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
②陵怒,谢疾免,杜门竟不朝请,七年而卒。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
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曰:“晋阳之难,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寡人社稷危,国家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礼。”故赏一人,而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愿忠于其君。此赏少而劝善者众也。
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曰:“子之誉日闻吾耳,察子之事,田野芜,仓廪虚,囹圄实。子以奸事我者也。”乃烹之。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此刑省奸禁者也。
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夫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者,伤人。吾恐其伤汝等。”遍饮而去之。处一年,与晋惠公为韩之战,晋师围穆公之车,梁由靡扣穆公之骖,获之。食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遂克晋,虏惠公以归。此用约而为德者也。
齐桓公将欲征伐,甲兵不足,令有重罪者出犀甲一戟,有轻罪者赎以金分,讼而不胜者出一束箭。百姓皆说,乃矫箭为矢,铸金而为刃,以伐不义而征无道,遂霸天下。此入多而无怨者也。
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故赏一人而天下誉之,罚一人而天下畏之。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孔子诛少正卯①而鲁国之邪塞;子产诛邓析②,而郑国之奸禁。以近喻远,以小知大也。故圣人守约而治广者,此之谓也。 (《淮南子•汜论训》)
[注]①少正卯:春秋鲁人,曾聚徒讲学。孔子为鲁司寇,三月而诛少正卯。②邓析:春秋末郑大夫,曾作《竹刑》,办私学,教人诉讼。
6.下列各句加点词浯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侮:轻慢
B.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数:数说,列举
C.子以奸事我者也事:事情
D.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者,伤人还:立刻
7.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为政者“善用赏罚”做法的一组是(3分)
①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②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③食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④伐不义而征无道,遂霸天下⑤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⑥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
A.①④⑤ D.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④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4分)译:
(2)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5分)译:
(三)解释文言文实词。
(四)古代诗歌阅读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而古人未尝不读书不穷理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选自严羽《沧浪诗话· 诗辨》)
20.依据选文,说明严羽所认为好诗所必须具备的标准。(2分)
答:
21.列举具备严羽所认为好诗标准的两位盛唐诗人的诗各一篇。(2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蔡邕传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
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召拜郎中,校书东观。熹平四年,邕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欲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①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中平六年,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即收付廷尉治罪。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邕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
[注]①将命者:侍从。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人有烧桐以爨者爨:做饭
B.蔡君向来,至门而去向:刚才
C.署祭酒,甚见敬重见:通“现”
D.士大夫多矜救之矜:同情
6.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表明蔡邕有“才学”的一项是()
①邕奏求正定《六经》文字②邕乃自书丹于碑
③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④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
⑤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⑥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邕学问广博。他上奏朝廷,要校正《六经》上讹误的文字。朝廷批准后,他亲自书写《六经》并让工匠在太学门外镌刻成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B.蔡邕音乐才华过人。听到桐木在火中爆裂之声,就知道是良木,制作成琴,果然音质美好;偷听弹琴,竟然听出琴音暗藏杀机。
C.董卓担任司空时,征调蔡邕入朝为官,蔡邕称病推辞。但在董卓严令下,蔡邕只好到朝廷担任祭酒。而董卓却很看重蔡邕的才学,对他很是看重。
D.一次无意之中,蔡邕把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对董卓被杀的不满之情流露出来,因而被王允所杀。
8.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3分)
译文:
②其邻人有欲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 (3分)
译文:
③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 (4分)
译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题。
仆射柳元公家行为士大夫表率,居大官,奉继亲薛夫人之孝,凡事不异布衣时,薛夫人左右仆使,至有小字呼公者。性严谨,居外,下辈常惕惧。在薛夫人之侧,未尝以严颜色待家人,恂恂如小子弟,敦睦内外,当世无比。家族穷苦无告,因公而存立者甚众。在方镇,子弟有事他适,所经境内,人不知也。族子应规为水部员外郎,求公为市宅,公不与。潜与所亲曰:“柳应规以儒素进身,始入身,便造新宅,殊不若且税居为善。”乃水部殁,公扶视幼孤,恩事有加,特为置居处,诸子皆以身名。族孙立疾病,以女儿托。公廉察鄂州,嫁其孤子,虽箱箧刀尸微物,悉手自阅视以付之。
1、下列各组句中“为”字读音、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仆射柳元公家行为士大夫表率 B、族子应规为水部员外郎
C、求公为市宅 D、殊不若且税居为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公而存立者甚众项羽即日留沛公饮
B、柳应规儒素进身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C、经境内,人不知也郦元之见闻,殆与余同
D、潜所亲曰秦伯悦,郑人盟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题。
邓粲,长沙人。少以高洁著名,与南阳刘驎之、南郡刘尚公同志友善,并不应州郡辟命。荆州刺史恒冲卑辞厚礼请粲为别驾,粲嘉其好贤,乃起应召。驎之、尚公谓之曰:“卿道广学深,众所推怀,忽然改节,诚失所望。”粲笑答曰:“足下可谓有志于隐而未知隐。夫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亦可隐。隐初在我,不在于物。”尚公等无以难之,然粲亦于此名誉减半矣。后患足疾,不能朝拜,求去职,不听,令卧视事。后以病笃,乞骸骨,许之。
1、下列加点字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驎之、尚公谓曰若能以吴、越地与中国抗衡
B、夫隐为道,朝亦可隐孤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尚公等无以难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
D、后以病笃,乞骸骨,许怅恨久
2、下列各组加点字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少高洁著名无何,宰卓异闻
B、南阳刘驎之、南郡刘尚公同志友善夫六国秦皆诸侯
C、粲嘉其好贤,起应召余久卧病,无聊,使人复葺南阁子
D、然粲亦此名誉减半矣其身也,则耻师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