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如甲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_,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 (选填“质量”或“速度”)的关系。
(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 的大小,来说明铁球对木块 的多少,从而判断出 (“铁球”或“木块”)具有的动能的大小。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且不计空气阻力,该实验能成功吗?答:
(4)有同学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图乙所示,利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弹簧压缩相同程度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 答: 若他按此方案操作,他会看到的现象是: 。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高/低),仍然保持气体状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形成“白气”。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2)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的滑轮组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次数 |
钩码重量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有用功 W有/J |
测力计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总功 W总/J |
机械效率η |
|
1 |
2 |
0.1 |
0.2 |
0.9 |
0.3 |
0.27 |
74.1% |
|
2 |
4 |
0.1 |
0.4 |
1.6 |
0. 3 |
0.48 |
83.3% |
|
3 |
4 |
0.1 |
1.1 |
0.5 |
0.55 |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
(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_________(“有关”、“无关”)
(4)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_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
小明利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和水来测量一正方体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A.用细线将金属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V总。 |
B.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
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水。 |
D.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
⑴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
⑵为记录实验数据,小明设计了实验记录表格(如下表)。当记录实验数据时,发现表格少设计了一项,该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量 实验次数 |
金属块的质量 m/g |
量筒内水的体积V/mL |
金属块的体积 V/mL |
金属块的密度 ρ/(g/cm3) |
⑶当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和游码如图甲,该金属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cm3,此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
⑷指出“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中“适量”的确切含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实验中,如果小明没有将游码完全调到零刻线就开始调节天平平衡,然后测量小石块 的质量,再测小石块的体积。那么他最后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⑹小明在评估实验过程时想到:测量本实验中金属块的体积,如果不用量筒和水,而用____这一测量工具,测出金属块的____,就可以算出金属块的体积,这样实验过程将更为简便。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温度的高低有关。
猜想二: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三: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液体表面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的猜想,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2)通过两图的对比,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3)通过两图的对比,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大小有关
(4)该实验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5)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如图所示,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 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