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下列诗词描绘的是《红楼梦》中的哪些文学形象。
(1)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
(2)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
(3)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 陵事更哀。(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②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③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④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 原则。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孔子却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矜而不争”,你同意孔子的看法吗? 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1)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
(2)“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庄子.缮性》)
[注]溺心,指掩盖了天然的心性或纯朴的本质。子贡和庄子对于“文”和“质”关系的认识有何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生活实际或成长经历,谈谈你赞同哪种“文质观”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以道作人君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道德经》)
注:①好还:容易得到报应。孔子和老子共同的治国主张是什么?(1分)
简析孔子与老子在论“道”上的差异。(4分)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所说的“乡原”,是指什么样的人?孔子为什么称之为“德之贼”?
请简要阐述“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1)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谈谈你对“群而不党”的理解。
孔子的“矜而不争”与“当仁”而“不让”,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试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