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918—1937年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发展状况表》(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这表明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运动
项目 |
1918年 |
1929年 |
1930年 |
1934年 |
1937年 |
集体农庄数(单位:千个) |
1.6 |
57.0 |
85.9 |
233.3 |
243 |
参加集体农庄的户数(单位:百万户) |
0.02 |
1.0 |
6.0 |
15.7 |
18.5 |
集体化的比重:占农户总数的百分比 |
0.1 |
3.9 |
23.6 |
71.4 |
93.0 |
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 |
不计 |
14.9 |
33.6 |
87.4 |
99.1 |
①加强了对农业的管理; ②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摆脱了粮食供应困难; ④基本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A.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建立、1993年欧盟成立、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这些主要表明 ( )。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减弱 |
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
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D.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
2011年8月5日,《爱尔兰时报》在评价某组织时说它“正面临一个十字路口,一条道路通向政治影响深远的进一步融合,另一条通往无序瓦解的暗谷。如果半个世纪的融合以突然解体告终,欧洲经济和政治版图将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动荡。”这个组织是( )。
A.北约 | B.华约 | C.欧共体 | D.欧盟 |
从1952年至今,欧洲的一体化不断发展,它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这里的“整体利益”是指( )。
A.社会稳定、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高 |
B.共同的农业政策和稳定的货币体系 |
C.健全的共同市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
D.稳定的货币体系与健全的共同市场 |
近年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务。其根本目的是( )。
A.积极为本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
B.促进亚太地区国家的团结 |
C.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
D.与美日等国抗衡,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
下列各项图标所代表的区域经济组织中,有中国参加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