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虽然远隔万里,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相通的地方”不包括 ( )
A.政治上都处于分裂状态 | B.经济上都处于大发展时期 |
C.思想上都注重人的作用 | D.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
2014年7月,金砖国家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启动资金为500亿美元,总部设在上海。另外建立1000亿美元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基金。该银行的设立表明()
A.经济全球化推进了国家问的经济合作 |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得以加强 |
C.世界银行的领导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
D.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开始出现 |
1979年撒切尔夫人执政后,制定了一套经济政策:严格控制政府的财政支出;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削减福利开支;紧缩银根,提高利率;大规模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这些政策( )
A.有利于英国经济的复苏发展 |
B.说明自由放任政策具有合理性 |
C.凸显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D.使凯恩斯主义退出经济主流地位 |
2014年5月12日海外网报道,《纽约时报》中文网10日刊登题为《中国把“门罗主义”用到亚洲》的
评论文章指出,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可能会试图把美国挤出亚太地区,就像美国在十九世纪把欧洲大国挤出西半球那样。 ”——也就是19世纪美国向欧洲发出的“别碰这个半球”的告诫。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
B.国际格局形成中美两极争夺局面 |
C.中美实行了亚太地区利益新平衡 |
D.中美冲突的必然性影响世界安全 |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在美国,正像只有一个立法机构可以立法一样,只有一个法院可以解释法律。因此,在这两个主要点上,美国比旧法兰西王国还要集权。这主要表明近代美国( )
A.国家机构具有高度的集权性 |
B.立法和司法机构相互配合 |
C.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
D.民主共和制具有专制色彩 |
据统计,1978年我国总就业人员为40152万人,农业就业人员28318万人,占70.5%;第二产业就业人员6945万人,占17.3%;第三产业就业人员4890万人,占12.2%。据此可知()
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作用明显 |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力的解决了当时的就业困境 |
C.此时我国就业结构还是农业国家的就业结构 |
D.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了市场经济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