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金观涛、刘青峰在《五四新青年知识群体为何放弃“自由主义”?》一文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而且影响到对《凡尔赛和约》的解释,并进一步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对未来观念的建构。”一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A.从宣扬科学到反思“科学万能”说 |
B.从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到质疑 |
C.从盲目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
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 |
17世纪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最能够表明这一性质的是()
A.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打败王军 |
B.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 |
C.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
D.1649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
16世纪英国街头戏剧有这样一段台词:“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金钱,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对这台词的解释 ①说明着商品经济正在取代自然经济 ②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生活观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心理 ④表明古往今来人们都喜爱金钱()
A.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
C.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 D.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
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 “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群组。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①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场增多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49—1952年各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52年的是()
A.严重、困难、农民、地区、解放 |
B.敌人、解放军、中国人民、美国、解放 |
C.准备、中国共产党、敌人、改造、经济建设 |
D.中国人民、侵略、中国、美帝国主义、祖国 |
上海曾有个资本家说:“现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这反映当时①资本家的经营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②资本家已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 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