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津滨海新区的“80后”的哥吴磊,自去年起陆续拍下102辆黑出租拉活照片上传微博曝光,告诫市民提高警惕,并为相关部门提供证据协助查处,帮助净化公共环境,被网友和市民赞为“正义的哥”。
材料二:2013年7月23日,大兴区芜殿路西侧一公交站牌,两名驾车男子与一手推着两岁儿童童车的女子发生争执,一男子动手殴打该女子,随后男子又将女童从推车中抱出,重摔在地,并随后驾车逃离现场。事发后,女童在送医院的路上被确认死亡。8月20日,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依法对两名嫌疑人提起公诉。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区分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标准是什么?
(2)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维护社会的正义?
法治在线
至2014年,我国现行有效法律达到243部。我国坚持科学、民主立法,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运用时事知识,简单列举两条在2014或2015年,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举措。
(2)宪法与义务教育法、食品安全法等普通法律有哪些区别?请填写下列表格。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6分)
A.我国坚持科学、民主立法,贯彻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B.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权利等几类别。()
C.义务教育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是由各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
(4)从试题表格中,有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法律的作用只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你赞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这是一位女生的自诉:
我和同桌丽丽原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很喜欢和她分享自己的小秘密,而且一遇到匀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我就向她求助。后来,老师把我和丽丽的座位分开了,丽丽和林梅同桌分配给我的新同桌,家境不太好,我打心眼里看不起她,不想和她交朋友。最近我发现,丽丽表我告诉她的小秘密说给林梅听,我感觉同学们都在有意回进我。我伤心极了,不想去学校了
(1)丽丽把“我”的秘密告诉了林梅,这一行为可取吗?为什么?
(2)请结合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在与同学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写出3点。12分)
生活中,当我们无力兑现诺言而向别人解释原因时,常常采用“很抱歉,因为……原因,我没能……”的句式。实际上,这是一种推卸责任、不负责任的说法。
(1)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把它改写成体现负责任的句式。
(2)作为青少年学生应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今天,当我们步入网络社会,便会发现青少年与网络之间有着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少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
【各抒己见】
青少年在网络影响下千姿百态地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感受网络交往的舒心与惬意。
(1)网络时代,享受健康网络交往,你会怎么做?
【情景分析】
网络交往新空间。但是,不少青少年网民沉迷网络、上网成瘾的失色表现也难免让人担忧。正如中学生晓晓,手机整天在线,上课时每隔几分钟就刷一次微博,还偷偷地玩游戏或与人聊天、吐槽(任意发表言论);晚上熄灯后,躲在被子里和陌生人畅聊微信……
(2)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晓晓的行为。
2014年8月1日,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公开征求意见。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删除了旧版中的部分内容,如“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增加了“控制上网时间,抵制不良信息”、“践行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生活”等内容。
(1)对于删除“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内容,我们应如何看待?
(2)假如让你给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提意见,你会提些什么?(至少写出两个方面,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