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划9处)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选自《大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曒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
②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③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
④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收:拘禁 |
B.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矜:怜悯 |
C.诸公多其行,连辟之多:称赞 |
D.恢谢不与通谢:感谢 |
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乐恢“耿介”性格的一组是()
①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
②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③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
④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⑤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⑥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A.①④⑤ | B.②④⑥ | C.②③⑥ | D.①②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让县令动了恻隐之心,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
B.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窦宪兄弟放纵,乐恢恨他们不依附自己,故不与他们交往。 |
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乐恢还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
(2)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
(3)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曒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
②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③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
④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收:拘禁 |
B.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矜:怜悯 |
C.诸公多其行,连辟之多:称赞 |
D.恢谢不与通谢:感谢 |
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乐恢“耿介”性格的一组是()
①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
②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③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
④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⑤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⑥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A.①④⑤ | B.②④⑥ | C.②③⑥ | D.①②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让县令动了恻隐之心,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
B.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窦宪兄弟放纵,乐恢恨他们不依附自己,故不与他们交往。 |
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乐恢还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
(2)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
(3)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庭筠,字飞卿,旧名岐,并州人,宰相彦博之孙也。少敏悟,天才雄赡,能走笔成万言。善鼓琴吹笛,云:“有弦即弹,有孔即吹,何必爨桐与柯亭也。”侧词艳曲,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才情绮丽,尤工律赋。每试,押官韵,烛下未尝起草,但笼袖凭几,每一韵一吟而已,场中曰“温八吟”。又谓八叉手成八韵,名“温八叉”。多为邻铺假手。大中末,山北沈侍郎主文,特召庭筠试于帘下,恐其潜救。是日不乐,逼暮先请出,仍献启千余言。询之,已占授八人矣。执政鄙其为,留长安中待除。出入令狐相国书馆中,待遇甚优。时宣宗喜歌《菩萨蛮》,假其新撰进之,戒令勿泄,而遽言于人。又尝问“玉条脱”事,对以出《南华经》,且曰:“非僻书,相公燮理之暇,亦宜览古。”又有言曰:“中书省内坐将军。”讥其无学,由是渐疏之。自伤云:“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徐商镇襄阳,辟巡官,不得志,游江东。宣宗微行,遇于传舍,庭筠不识,傲然诘之曰:“公非司马、长史流乎?”又曰:“得非六参、簿、尉之类?”帝曰:“非也。”后谪方城尉,中书舍人裴坦当制,忸怩含毫久之,词曰:“孔门以德行居先,文章为末。尔既早随计吏,宿负雄名,徒夸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放骚人于湘浦,移贾谊于长沙,尚有前席之期,未爽抽毫之思。”庭筠之官,文士诗人争赋诗祖饯,惟纪唐夫擅场,曰:“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庭筠仕终国子助教,竟流落而死。
(《唐才子传·温庭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才情绮丽,尤工律赋工:擅长 |
B.但笼袖凭几,每一韵一吟而已凭:倚靠 |
C.是日不乐,逼暮先请出逼:逼迫 |
D.徐商镇襄阳,辟巡官,不得志辟:征召 |
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温庭筠恃才傲物、蔑视权贵的一项是
①何必爨桐与柯亭也②烛下未尝起草
③非僻书,相公燮理之暇,亦宜览古④中书省内坐将军
⑤公非司马、长史流乎⑥放骚人于湘浦,移贾谊于长沙
A.①②④ | B.①③⑥ |
C.②⑤⑥ | D.③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庭筠年少时天资聪颖有悟性,不仅下笔成章,还擅长弹琴吹笛,并且自言,只要有弦就可以弹奏出旋律,有孔就可以吹奏出音乐。 |
B.温庭筠文思敏捷,在考场上常常不需要灯下构思起草,时人相传,他八叉手就可以写成八韵,于是时人又称之为“温八叉”。 |
C.温庭筠在考场上之上常常假借邻铺的答案,大中末年,温庭筠应试,主考官为了防止他暗中求助其他考生,特地让他在帘下考试,但仍然没有防止得了。 |
D.温庭筠深得当时相国令狐绹赏识,常常出入国书馆,待遇很优厚,令狐绹还曾向温庭筠询问“玉条脱”的典故,但后来却慢慢疏远了他。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时宣宗喜歌《菩萨蛮》,假其新撰进之,戒令勿泄,而遽言于人。
⑵庭筠之官,文士诗人争赋诗祖饯,惟纪唐夫擅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共12分)
盲 者 说
清·戴名世
里中有盲童,操日者①术,善鼓琴。邻有某生,召而吊之曰:“子年几何矣?”曰:“年十五矣。”“以何时而眇?”曰:“三岁耳。”“然则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趋。不知天地之大,日月之光,山川之流峙,容貌之妍丑,宫室之宏丽,无乃甚可悲矣乎?吾方以为吊也!”
盲者笑曰:“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夫盲者曷尝盲哉?吾目虽不见,而四肢百体均自若也,以目无妄动焉。其于人也,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审其语而知其是非。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如是者久而习之,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今夫世之人,喜为非礼之貌,好为无用之观。事至而不能见,见而不能远;贤愚之品不能辨,邪正在前不能释,利害之来不能审,治乱之故不能识;诗书之陈于前,事物之接于后,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倒行逆施,伥伥焉踬且蹶而不之悟,卒蹈于罗网.入于陷阱者往往而是。夫天之爱人甚矣,予之以运动知识之具,而人失其所以予之之意,辄假之以陷溺其身者,岂独目哉!吾将谓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趋,天下其谁非盲也?盲者独余耶?余方且睥睨顾盼,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吾方转而为子悲为子吊也。”
某生无以答。间诣余言,余闻而异之,曰:“古者瞽②.史教诲,师箴,瞍赋,矇诵,若晋之师旷.郑之师慧是也。兹之盲者,独非其伦耶?”为记其语,庶使览之者知所愧焉。
【注】① 日者:占卜。② 瞽:“瞽”即太师,掌管音乐,一般都由盲人充任,故称“瞽”。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其语而知其是非审:判断,辨别 |
B.而亦无颠危之患危:跌倒 |
C.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第:常理 |
D.喜为非礼之貌非礼:不合礼制 |
下列加点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天下其谁非盲也其孰能讥之乎 |
B.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C.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D.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下列句子中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 | B.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 |
C.伥伥焉踬且蹶而不之悟 | D.邪正在前不能释 |
下列对本文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盲者说闻音知姓氏,审语知是非,目的在强调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 |
B.盲者说,看世人一眼都是对他自己的一种侮辱,表现了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情。 |
C.文中说的瞍.矇都是指盲人乐师。在古代,这些盲人乐师负有诵诗训导的任务,而师旷.师慧则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 |
D.本文借盲者之言,讽刺世俗贤愚不辨.利害不审.倒行逆施.腐败堕落而不能自拔。可作寓言读,也可作杂文读。 |
将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
②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③ 焉用亡郑以陪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福,徐州下邳人。少倜傥,魁岸有膂力。周显德中,世宗征淮南,福徒步谒见于寿春。世宗奇之,因留麾下。每出战,则令福率卫士为先锋,与破紫金山砦。淮南平,录功授怀德指挥使。
宋初,迁横海指挥使,率所部隶步帅刘光毅,由峡路征蜀。比至成都,孟昶已降。大将王全斌部送降卒归京师,至绵州,降卒盗库兵,劫蜀旧将全师雄以叛,焚庐舍,剽财货以去。刺史成彦饶以同、华兵百余人守其城,全斌遣米光绪将七百骑及福所部以屯护之。光绪尽杀师雄妻孥,师雄领叛卒,益聚村民十余万众,攻城益急。会龙捷指挥使田绍斌率精锐百骑,由东山西北行,福领所部由山南行,出贼不意,夹击之。贼众大溃,斩首及溺江死者以万计,以功授虎捷都虞候。继隶曹彬麾下,平江南。还,授指挥使,领蔚州刺史。从太宗克并、汾,迁马步都军头、武州团练使。端拱初,出为洺州防御使。二年,改雄州防御使兼本州兵马部署。雄州地控边塞,常屯重兵。福至部,按行城垒,调镇兵以给缮完,出私钱以资宴犒,寇虽大至,而恃以无恐矣。淳化初,迁凉州观察使、判雄州事。二年,卒,年六十四。赠太傅。
福虽不学,而御下有方略,为政简易,人甚德之。领雄州五年,郡境宁谧。福既贵,诸子尝劝起大第,福怒曰:“我受禄厚,足以僦舍以庇。汝曹既无尺寸功以报朝廷,岂可营度居室,为自安计乎?”卒不许。既死,上闻其言,赐其子白金五千两,使市第宅。
(选自《宋史·列传》)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至成都,孟昶已降比:邻近 |
B.为政简易,人甚德之德:感激 |
C.我受禄厚,足以僦舍以庇僦:租赁 |
D.赐其子白金五千两,使市第宅市:购买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福“御下有方略,为政简易”的一组是()
①每出战,则令福率卫士为先锋,与破紫金山砦。
②福领所部由山南行,出贼不意,夹击之。
③从太宗克并、汾,迁马步都军头、武州团练使。
④出私钱以资宴犒,寇虽大至,而恃以无恐矣。
⑤领雄州五年,郡境宁谧。
⑥福既贵,诸子尝劝起大第,福怒曰:“我受禄厚,足以僦舍以庇。”
A.①②⑥ | B.②④⑤ | C.③④⑥ | D.①③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刘福年轻时身材高大魁梧又很有力气,因此世宗认为此人很有特点,于是他留作部下。 |
B.在王全斌押送降卒回京的路上,降部中的盗贼劫持了全师雄并且烧毁房屋,抢夺财物。 |
C.刘福跟随太宗攻下并州、汾州后先升后降,在被贬为洺州防御使两年后,又一次改任。 |
D.刘福最终也没有答应建造气派府第的请求,因为他认为依靠俸禄所住的地方已经足够。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福至部,按行城垒,调镇兵以给缮完,出私钱以资宴犒,寇虽大至,而恃以无恐矣。
译文:
(2)汝曹既无尺寸功以报朝廷,岂可营度居室,为自安计乎?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