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琵琶行》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A.第六句描写冷月映照茫茫江水之景,烘托主客相别时凄凉、伤感之情。 |
| B.第四句中“无管弦”呼应“忽闻水上琵琶声”,并为下文琵琶女出场作铺垫。 |
| C.第三、四句交代人物活动:主客二人下马到船上,主人设宴饯别客人。 |
| D.第二句用“枫叶”“荻花”等意象,营造了秋夜送客的慷慨悲壮的意境。 |
下列加点词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王关中(wàng)好(hào)美姬(jī)飨士卒(xiǎng) |
| B.为龙虎(wéi)间行(jiàn)为击破沛公军(wèi) |
| C.参乘(shèng)刀俎(zǔ)不胜杯杓(shēng) |
| D.鲰生(zōu)瞋目(chēn)数目(shù)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现在我们大学工科一年级开这门“阅读与写作”课,来替换以前的“写作”课。 。不少学生总是企望一蹴而就很快能写好文章,不明白多阅读会阅读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①写作是输出,阅读是输入
②因为,写作和阅读不能分家
③输入质量不高,输出便成了无源之水
④道理是明摆着的,但付诸实践十分困难
⑤这样,提高写作水平往往也就成为空谈
| A.②④⑤①③ | B.①④②③⑤ | C.①③⑤②④ | D.②①③⑤④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进这一陌生的境地。 |
| B.为了响应市政府建设“森林城市”的号召,植树节时,学校派出了几十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劳动。 |
| C.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
| D.近些年有个现象: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倾向于选择就业机会多的热门专业,可是四年后热门专业往往由于毕业人数太多,反而成为最难就业的专业。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蛙眼对于运动的物体简直就是明察秋毫,而对静止的物体却置若罔闻。 |
| B.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
|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收入。 |
| D.学习总得靠个人努力,如果自己不长进,既便老师在旁边耳提面命,恐怕也无济于事。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追溯(sù)戏谑(nüè)逡巡(qūn)袅娜(nuó) |
| B.聒噪(guō)纤维(qiān)下载(zǎi)行伍 (háng) |
| C.梵高(fàn)稂莠(láng)笨拙(zhuō)参差(cī) |
| D.呜咽(yè)蜚声(fēi)脉脉(mò)刹那(sh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