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饱和氯水,探究新制饱和氯水的组成和性质。用胶头滴管将该氯水逐滴滴入盛有含酚酞的NaOH溶液的试管中,边滴边振荡,并连续观察现象,发现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得无色溶液。据此回答:
(1)仪器b的名称为 ,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如何检验A装置的气密性
(3)氯水长时间放置,pH将会
(4)根据预测,实验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两种,请用简要的文字补充:
①氯水与NaOH反应,碱性减弱红色褪去。② 。
(5)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究竟是上述中的①还是②。
【实验步骤】
①取上述实验后试管内的无色溶液3 mL盛于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② ,振荡试管。
【现象与结论】
①若 ,则证明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而不是②。
②若 ,则证明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②而不是①。
(6)为了从新制氯水中制得较高浓度的HClO,可向氯水中加入的试剂是 。
A.CaCO3 | B.NaHSO3 | C.饱和 NaCl溶液 | D.Ca(OH)2 |
(7)有人提议本实验AB之间要加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除杂装置,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填“是”或“否”)______
(8)本实验有一明显的错误是,改正措施是
在200mL 2mol•L﹣1MgCl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此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某同学按下列步骤配制500mL 0.200mol/L KCl 溶液:
①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500mL 容量瓶中 ②称量KCl 固体 ③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④计算所需KCl的质量 ⑤将KCl加入100mL 烧杯中,并加适量水
(1)④计算所需要KCl 的质量为 ;
(2)实验的先后顺序应为 (填写序号);
(3)在 ①实验中,为防止溶液溅出,应采取的措施是 ;
(4)在进行 ③的实验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5)在进行 ⑤时,为了加快溶解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6)配制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容量瓶内有水,未经过干燥处理 |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C.移液完成后,溶解KCl的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 |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体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水到刻度线 |
(1)对于中学化学常见物质:钠、铁、氧化钠、过氧化钠、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根据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否与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分类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淡黄色固体属于 (从“甲~丁”选填)组,乙组中物质包括 (填写电子式).
②甲组中的物质能使溴水褪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丙组中的某一物质须在高温时才能与水蒸气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另一物质投入足量的Ca(HCO3)2溶液中反应产生气体和沉淀,写出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用于金属焊接的某种焊条,其药皮由大理石、水泥、硅铁等配制而成。
①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焊接过程中,药皮在高温下产生了熔渣和使金属不被氧化的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__。
③经处理后的熔渣36.0 g(仅含Fe2O3、Al2O3、SiO2),加入足量稀盐酸,分离得到11.0 g固体;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分离得到21.4 g固体;则此熔渣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和CO2气体所含分子数之比为 ,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 。
Na与水的反应方程式是 ;
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