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4+4+3+5分)
“懒老师”
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可多了,但在我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的却是被我们称之为“懒老师”的罗老师。
别看他“懒”,他可讲究了:一头乌黑的头发,身上一套整洁的西装,脚穿一双普通的皮鞋,擦得铮亮,可精神啦!
同学们为什么称他“懒老师”呢?这还得从他上课说起。在一、二年级时,无论是教a、o、e,还是教识字、写字,他都非常认真,生怕教漏了一点。可是到了三、四年级后,罗老师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让我们越来越不认识了。就拿学习一篇课文来说吧,他总是要我们先自己预习,读课文,查字典,勾画生字、新词等,上课时让我们明确应达到哪些目标,然后让我们自己去读、去想,或分组讨论。而他呢?这组看一下,那组听一听,有时遇到较难的问题,也仅仅提示一下了事。
至于独立阅读课文就更是我们自己的事了。时间长了,“懒老师”的外号自然就叫开了。可
说来也怪,每次考试,我们班的成绩都是年级首位。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把心中的疑惑告诉了爸爸。爸爸笑着说:“孩子,你们冤枉罗老师了。你们的罗老师其实并不懒,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好老师,他写的教学论文经常在县级,乃至省、国家级教育刊物上发表呢!”听了爸爸的话,我为错怪罗老师而感到脸红,更为有这样一位“懒老师”而高兴自豪!
(1)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请分别写出“人懒地生草”和文中“懒老师”的两个“懒”字的意思。
“人懒地生草”:
“懒老师”:
(2)请分别用“-----”和“~~”画出懒老师”在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教“我们”时的不同做法。
(3)文中“我”心中的疑惑是什么?
(4)你认为“懒老师”是个怎样的人?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没有尾巴多难看啊!小壁虎想去借一条尾巴。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他看见小鱼在河里摇着尾巴游来游去。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小壁虎告别了小鱼,又向前爬去。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他看见老黄牛在树下甩着尾巴吃草。小壁虎说:“黄牛伯伯,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老黄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小壁虎告别了老黄牛,又向前爬去。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屋檐下。他看见燕子在空中摆着尾巴飞来飞去。小壁虎说:“燕子阿姨,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燕子说:“不行啊,我飞的时候,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1.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是。
2.小壁虎向、、借尾巴。
3.连线。
小鱼的尾巴赶蝇子
老黄牛的尾巴掌握方向
燕子的尾巴拨水
4小壁虎出了新尾巴。
阅读句子,回答问题。
动物的舌头,无奇不有。
1.这句话写了动物的。
2.“奇”的意思是。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伯牙学琴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二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峰,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于是他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1)把词语补充完整。
()()四眺()远()测()想()()
()()激情()气呵()()然大()
(2)在文中用“”画出写老师发现伯牙在演奏时存在的问题的句子。
(3)发现问题后,师徒是怎样做的?
(4)读短文,你的体会是什么?
高明的琴师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沙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1)在第1自然段中空格出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选字填空。
躁 噪 澡 燥
消除( )音 心情烦( ) 气候干( ) 洗( )
(3)将词语与合适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一望无际 使人害怕的大风浪
扣人心弦 使人心情十分激动
惊涛骇浪 一眼望不到边
(4)俞伯牙修改乐曲时,面对的是______________,身后是__________________,“高明的琴师”主要指点的两种声音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5)读第1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句中的“他”是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奶奶的白发
一天,我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
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我低下了头,没吭声。奶奶说:“怎么啦,不高兴了吗?傻孩子,奶奶跟你说着玩呢。”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您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奶奶笑了。
1.奶奶头发变白是因为。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好奇地()笑着()雪白雪白的()低下了()
3.用加线的词语造句。
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