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只有氧气才能支持燃烧吗?某学习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如下探究。
【信息给予】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能与空气中的氧气与水蒸气反应。

【提出问题1】除氧气外,是否还有其他物质也能支持燃烧。
【实验一】如图,向盛有金属钠(Na)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纯净、干燥的CO2,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刚好出现浑浊时,点燃酒精灯,同时继续缓缓通入CO2,钠剧烈燃烧,产生白烟,燃烧结束后玻璃管中有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生成。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          (“能”或“不能”)支持某些物质燃烧。
【反思评价】点燃酒精灯前,要先向玻璃管中通会二氧化碳,其目的是____     _____。
【提出问题2】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黑色颗粒可能是                       (用化学式填写)。
【实验二】如图,现象:黑色颗粒逐渐减少,澄清石灰水_________  __________。
【得出结论】实验二证明:黑色颗粒的猜想是正确的。
【猜想与假设】某同学对白色固体的成分做出猜想:(Ⅰ)碳酸钠  (Ⅱ)氢氧化钠。
你认为猜想         (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计算】在消毒剂高铁酸钠(化学式为Na2FeO4)中,①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41.5克高铁酸钠与多少克二氧化碳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列式计算)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到结论。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图A所示实验集气瓶中的现象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
图B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酚酞溶液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_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_________(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图C所示实验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E. 该实验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电石主要成分为碳化钙(CaC2),它没有可燃性。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CaO;猜想二:;猜想三:Ca(OH)2
他的依据是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
(一)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没有观察到,证明猜想二不成立。
(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通入,有白色浑浊出现,证明猜想三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结论:白色固体是Ca(OH)2
【拓展应用】某市一辆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引发熊熊大火,其中的可燃物是________,且该反应放出大量热,使可燃物达到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电石在保存和运输时的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小华、小林和小军四位位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取O2和CO2,并对它们的有关性质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用KMnO4固体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2)小华同学用浓HCl(具有挥发性)与大理石在C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3)小林同学用A装置制取氢气,他需要做的改动是__________________,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小军也用A装置制取氧气,分别倒入适量的6%、15%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的MnO2,各收集一集气瓶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由此可以得出,其它条件相同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萌萌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平时自己的衣物总是自己清洗,她发现用湿手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到手发烫,原因是洗衣粉溶于水(填“放热”或“吸热“)。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我们在实验室通常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其燃烧的燃料是乙醇,俗名酒精,酒精是一种清洁能源,它属于(选填“纯净物” 或“ 混合物)”,是(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易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抽空多去野(如森林或海边)外走一走,那里的PM2.5值很低.
①PM2.5其实就是我国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填字母序号);

A.氮氧化物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②今年的11月份至今,海安地区已出现多次灰霾天气,污染比较严重,据统计,冬季是灰霾日相对集中的季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减少PM2.5的一点有效措施有

将一张滤纸(组成元素为C、H、O)用FeCl3浓溶液浸润,在酒精灯上烘干后点燃,滤纸变黑、红热,最终转化为黑褐色物质。针对该黑褐色物质,甲同学认为其中含有单质铁;乙同学则认为不含单质铁。为验证各自的猜想,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有连续的微小气泡产生。如果黑褐色物质中含有单质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同学提出疑问:(1)中实验产生的气泡也可能是滤纸碳化后吸附的空气。为此,甲同学又做了(1)中实验的对比实验:,观察到有微小气泡产生,但很快停止。证明(1)中实验产生的连续的微小气泡是由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
(3)通过以上探究,乙同学赞同甲同学的观点,在甲同学的启发下,乙同学提出了另一种证明黑褐色物质中含有单质铁的方法: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现象,说明其中含有单质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