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①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①郊扉:郊居。诗歌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概括。
本诗的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在诗的结尾与这两句相照应的诗句是:,。若将“误落尘网中”的“尘网”改为“罗网”,为什么不好?
答:在一次读诗会上,有位同学将诗中“桃李罗堂前”一句理解为“堂前桃李满桌”,你认为他的理解是否合适,请结合前后诗句说出两个理由。
答:从诗中看,作者归隐田园后,心情是怎样的?这种心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答: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关东义士”指讨伐董卓的诸军首领。“群凶”指董卓等军阀。 |
B.“初期……”两句借历史典故对“关东义士”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灭掉董卓。 |
C.“军合……”两句是说诸军在讨伐中貌合神离,各自观望不前。 |
D.“白骨……”句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千里无鸡鸣”表明连鸡都害怕战争。 |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对割据势力的痛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
B.诗中也暗含着作者要削平战乱,进而篡夺汉朝政权的野心。 |
C.本诗以叙事为主,叙事、描写、抒情有机结合,内容丰富,语言朴实。 |
D.本诗前半部分写原因,后半部分写结果,思路贯通,层次清晰。 |
宿王昌龄隐居
常 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常建与王昌龄为好友,常建作此诗时,王昌龄正在朝为官。“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为该诗佳句,试作赏析。
前人用“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评价常建诗,就是说常建的诗有言此意彼的特点,试分析这在此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①烟景有谁争?
【注】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隐归之处,这里指诗人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子规是哪种鸟的别名?李白的《蜀道难》中哪两句也是写子规的?
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请分析颔联中作者的心理。
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作简要分析。
请简要分析“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畏”字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