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虽有嘉肴 (2)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 (4)然后能自强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教学相长。(2)学学半。(3)其此之谓乎。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
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杨烈妇者,李侃妻也。建中末,李希烈陷汴,谋袭陈州。侃为项城令,希烈分兵数千略定诸县,侃以城小贼锐,欲去。妇曰:“寇至当守,力不足,则死焉。君而逃,尚谁守?”侃曰:“兵少财乏,若何?”妇曰:“县不守,则地,贼地也,仓廪府库皆其积也,百姓皆其战士也,于国家何有?请重赏募死士,尚可济。”侃乃召吏民入廷中曰:“令诚若主也,然满岁则去,非如吏民生此土也,坟墓存焉,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众泣,许诺。乃徇曰:“以瓦石击贼者,赏千钱;以刀矢杀贼者,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以乘城,妇身自㸑①以享众。报贼曰:“项城父老义不下贼,得吾城不足为威,宜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大笑。侃中流矢,还家,妇责曰:“君不在,人谁肯固?死于外,犹愈于床也。”侃遽登城。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完。诏迁侃太平令。
【注】①:㸑cuàn,烧火做饭
(1)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两狼之并驱/如故
C.侃/为项城令
D.非如/吏民生此土也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李侃面对“城小贼锐”的形势,本想逃走,后来在妻子的劝勉下带领众人奋勇抗敌。
B.李侃的妻子深明大义,她鼓励李侃以忠义为重,恪尽职守,并为守城出谋划策。
C.李侃号召官员百姓拿起武器奋勇杀敌,与城池共存亡,得到大家的响应。
D.李侃身先士卒,亲自登城督战,他的妻子发动全城妇女烧火做饭,搞赏官兵。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坟墓存焉 |
焉: |
|
②项城父老义不下贼 |
义: |
|
③人谁肯固 |
固: |
|
④侃遽登城 |
遽: |
|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
②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完。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京师花木最古者,首给孤寺①.吕氏藤花,次则余家之青桐,皆教百年物也。……吕氏宅后售与高太守兆煌,又转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犹在,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其阴覆厅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书室一院。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慕堂②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③.迄今四十馀④年,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笛之悲⑤。
(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
【注】①给孤寺:寺名。②慕堂:吕元龙,乾隆时举人,曾与作者同窗。③觞咏殆无虚夕:饮酒赋诗,几乎没有空过一个晚上。④馀:同“余”。⑤邻笛之悲:是哀念亡友的典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皆数百年物也
②藤今犹在
③始能支拄
④共蔓旁引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
A.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B.其真无马邪(《马说》)
C.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幼时记趣》)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次则余家之青桐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
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5)《阅微草堂笔记》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从选文可以看出纪昀追求怎样的生存状态?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徐祯卿,字昌谷,吴县人。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自为诸生,已工诗歌。与里人唐寅善,寅言之沈周、杨循吉①,由是知名。 举弘治十八年进士。 孝宗遣中使问祯卿与华亭陆深名,深遂得馆选②,而祯卿以貌寝不与。 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博士。
祯卿少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其为读,喜白居易、刘禹锡。既登笫,与李梦阳、何景明游,悔其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然故习犹在,梦阳讥其守而未化。
祯卿体癯③神清,诗熔炼精警,为吴中诗人之冠,年虽不永,名满士林。
(节选自《明史》)
【注】①沈周:明代绘画大师,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杨循吉:与下文中的李梦阳、何景明、陆深同为明代文学家。②馆选:被选任馆职,即入职翰林院。③癯(qú):瘦。
(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问祯卿与华亭陆深名 |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
B.与里人唐寅善 |
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
C.而祯卿以貌寝不与 |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
D.与李梦阳、何景明游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
E.为吴中诗人之冠 |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
②寅言之沈周、杨循吉,由是知名。
(3)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徐祯卿成才的原因。
(4)下面是徐祯卿的一首诗,读后回答问题。
在武昌作
徐祯卿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
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①徐祯卿的诗“熔炼精警”,请以诗歌第一联或第二联为例,作简要分析。
②诗人为什么要问大雁“何事乐长征”?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金圣叹先生传
[清]廖燕
①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①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洪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稗官野史,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②,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②鼎革后③,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④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⑤点则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也!”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③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④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选自《二十七松堂集》,有删改)
[注释]①排:批驳。②缁白四众:泛指听众。③鼎革后:入清后。①兀坐:独自静坐。⑤与:赞同。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以 次 序 定 为 六 才 子 书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好饮酒,善衡文:
②鼎革后,绝意仕进:
③或问“圣叹”二字何义:
④因为诗吊之: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②段画横线句的意思。
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着述为务。
(4)阅读第①段,回答问题。
①哪一句话高度概括了金圣叹的性格特点?
②指出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5)纵观全文,阐述作者为金圣叹作传的缘由。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象记
[明]林璐①
黔中人昔为余言,守土者②以期贡象,必入山告语之曰:“朝廷诏汝备③禁卫,将授官于汝。”象俯贴足,如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
思陵④时,将贡象,先期语之,一象许诺;会明亡,不果进。皇朝定鼎,征贡象,象数头诺而来前。一象呼之不至,迟数日,翩然来取其牝⑤,盖山中偶也;候已竟去。守土者廉⑥知其期又当来,乃先期语之曰:“今天子神圣,薄海⑦内外知天命有归,带甲者率先以军降,守土者次第以城降。汝异类,敢抗天子不赴耶?”至期来,竟复去。守土者异之,设大炮于衢,语之曰:“汝爱妻,数数⑧来,汝再逸去,当死炮下!”象闻之,徐行伏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
呜呼,异矣!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而今见之于一象!
(选自《虞初新志》,[清]张潮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有删节)
[注]①林璐:字玉逵,号鹿庵,明末儒生,明亡后终身不仕。②守土者:地方官员。⑤备:充任。④思陵:即明思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⑤牝(pìn):雌性的。⑥廉:查访。⑦薄海: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⑧数数(sù):数,通“速”,快。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必入山告语之曰
②会明亡
③候已竟去
④守土者异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
(3)文中的象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