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为了检验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如上图(略去其中的夹持装置)所示三个对比实验。
一段时间后,甲中铁丝发生锈蚀且试管中液面上升,乙和丙中均无明显变化。由此得出铁丝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 、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铁制品在下列情况:①潮湿空气中②部分浸入食盐水中③干燥的空气中,最易生锈的是 (填序号,下同),不易生锈的是 ;
(3)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铁器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请你列举出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
(l)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社会三大化石燃料。它们均属于能源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大量使用时产生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溶于雨水后会形成 ,破坏环境。
(2)把木块加工成小薄木片,在空气中燃烧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 。
(3)下列做法符合“节能低碳”理念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提倡双面使用纸张B.推广使用一次性竹筷
C.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推广使用公交车
(4)铜用来制造炊具的原因之一是具有 (填字母序号),铜用来制作导线的原因之一是具有 (填字母序号)。
A.导热性B.导电性C.延展性D.金属光泽。
用所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l)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铝元素:
②氢氧根离子:
③+3价铁的氧化物:
(2)用洗洁精洗油污,利用了 原理;玻璃主要成分之一是硅酸钙(CaSiO 3),其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3)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测定酸性溶液的pH,测量结果会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如图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单质,B、C、D均为无色气体,G为蓝色溶液,F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①中体现出B的化学性质是 。若将B换成某种固体单质,也可使图中各步反应顺利进行,则这种单质的化学式为 。
(2)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即可)。
(3)写出图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根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意义为 。
(2)t3℃时,10g水中最多能溶解3.5g的B物质,则10g水最多溶解的A物质的量 3.5g(选填“>”“<”或“=”)。
(3)满足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B>A>C的温度t的范围是 。
(4)将t3℃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不发生改变的是 的溶液。
钠为银白色金属,质软而轻,密度比水小,易与O2、H2O、C2H5OH、卤素单质(Cl2、Br2、I2)等物质反应。其中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2H2O═2NaOH+H2↑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实验室可保存金属钠的试剂是 (选填字母)
a.蒸馏水
b.酒精
c.四氯化碳(液体、与钠不反应,密度比钠大)
d.煤油(与钠不反应,密度比钠小)
(3)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置于盛有一定量硫酸铜溶液的大烧杯中,除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外,还能在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