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材料二:在生活中,谁都不愿意干自己不爱干的事情,更不喜欢让他人来强迫自己做不爱做的事情。所以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学会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1)结合教材知识回答,上述两则材料中你可以分别得出什么观点?(请用两句简短的话语表达出来)
(2)以上两则材料所体现的观点都是我们在交往中必须注意的地方,在交往中,我们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说两点即可)
材料一:泼粪、枪击、放狗咬、高音炮……是谁惹怒了做出此类极端行为的市民?不是犯罪分子,而是跳广场舞的中国大妈们。近半年来,有关广场舞扰民的新闻高频率地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之上。在不堪噪音骚扰的市民眼里,这些抢占了小区空地和街边广场的大妈,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人的正常生活,但大妈们也非常委屈,“我们有权追求健康和身心愉悦的生活,与别人无关!”
阅读材料,请你运用第五单元《遵纪守法》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大妈们”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面对噪音的骚扰,请你为那些做出极端行为的市民提出一条正确建议。
(2)请你运用权利和义务相互关系的知识来劝说“大妈们”的错误观点。
材料二:正当全社会为之头痛之际,苏州相城区提供的解决方案让人眼前一亮。“相城办法”的实现途径是:由政府出面,启动“活力广场”标准化建设,建设活动场地、演出舞台、提供音响系统、电子信息屏,并由专人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此举,老百姓纷纷“点赞”。
运用第六单元“爱我中华”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相城区的做法会让老百姓纷纷“点赞”?
材料:目前,我国网民数已达5. 91亿,微博、微信的用户都已超过3亿,每天在微博上发布和转发的信息超过2亿。如此庞大的信息平台,既让我们受益,也可能让我们受害。一个清醒的头脑和不触碰法律“高压线”的意识都是必备的。因为,自由意味着责任,一个人的“绝对自由”,就意味着对无数人的“绝对伤害”。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筑起“防火墙”》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青少年中也有一大批微博和微信的忠实用户。面对同样的网络环境,有些学生从中受益,但也有少数学生却深受其害,甚至走上违法的道路,这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什么要求?
某校组织“纪实·温州印迹”微电影拍摄活动。九年级(2)班创作的《明天会更好》获得一致好评。以下是这部微电影的脚本:
【第一幕】起航——迎接希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温州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发展机遇,纷纷班旗了小作坊、小工厂。海涛(化名)开办了一家小鞋厂,开始自谋生路,迎接崭新的生活。
【第二幕】触礁——调整航向
80年代中期,为了获取更大利润,海涛开始生产假冒伪劣皮鞋,结果鞋厂生意一落千丈。痛定思痛,海涛向客户承诺“讲求质量,不赚昧心钱”。渐渐地,工厂的订单多了,工人多了,他也成为当地的先进纳税人。海涛终于悟出了一条重要的经商之道。
【第三幕】前进——突破瓶颈
近年来,海涛想扩大鞋厂规模,但苦于资金不足。随着温州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政府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在借贷方面明确将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最近他顺利获得贷款,解决了困扰多时的资金问题。
【画外音】我们相信,海涛的鞋厂明天会更好!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海涛的鞋厂属于哪种经济形式?
(2)从鞋厂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这种经济形式对社会有哪些积极作用?
(3)结合海涛的创业经历,请从政府、企业家的角度,分析如何才能使企业实现良性发展,迎接美好明天。
小蔡的家乡有一座S水库,是500万温州人的饮用水源地,被称为“大水缸”。不久前S水库出现水质严重恶化的现象。为此,小蔡开展了以“大水缸的治理和保护”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查资料,找原因】
位于水库上游的H镇,常住居民14000多人,镇上没有污水处理中心;生猪养殖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1700余家养殖户大多没有购置猪粪尿处理设备,其中有150家养殖场还位于临近水源的禁养区。
(1)造成“大水缸”水质严重恶化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
【做调查,寻对策】
当地政府要求150家位于禁养区的养殖户于2012年6月底全部关停搬迁。为了解整治情况,小蔡进行了实地采访;
(2)依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具体分析上述做法的合理性。(提示:请写出三点)
从2006年起,人民网创建了“有话网上说”栏目,至今全国共有4万多条网友留言,涉及64位省委书记、省长。网民留言大致分为3类: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反映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反映党和政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集中办理网民留言,各地纷纷立规推动回复网民留言制度化。
(1)网民就经济社会发展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2)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这一权利?公民在行使这一权利时应注意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