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在历史学习和探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参与探究。
【了解人物】
(1)探究1:以上内容是哪一重要历史人物生平大事年谱(部分)?由此可见,他在哪一场战争中作出突出贡献?
【评说人物】
(2)探究2:小桃对拿破仑的评价是否确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总结方法】
(3)通过以上探究,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两种方法。
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像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的“日不落帝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事实上,丘吉尔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经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做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材料二:二战后,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严峻的经济形势,使欧洲一些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合作的必要性。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建立一个密切合作的联盟。
请回答
(1)完成下表: 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及其后果
两大敌对集团 |
分裂后果 |
战争性质 |
|
第一次分裂 |
三国同盟和 |
世界性战争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分裂 |
轴心国和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2)据材料一,英国在19世纪中期取得“世界工厂”地位的主要动力是什么?1943年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的言语,意味着战后国际格局将出现怎样的变化?
(3)据材料二,列举欧洲联合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促使战后欧洲走向联合因素有哪些?
(8分)追求民主、法制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在1689年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家……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国家正式结束。
——《大国崛起》
村料二:美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
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1903年12月13日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
材料四: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但“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对于推进新时期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这个国家”是哪个国家?1689年后,它确立了什么政体?(2分)
(2)材料二中美国政治权力结构是通过哪一法律文献确立的?它体现了什么原则?(2分)
(3)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废除专制,实行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请举两例。(2分)
(4)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制定出一系列相关法律文件。请再举一例。(2分)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主义、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图表材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该条约是在哪一次侵略战争失败后签订的?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签订《南京条约》
(2)材料二中,“辛亥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汉市,你认为该博物馆建在这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三中,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的庄严宣告,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博物馆
(3)分析材料四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之后又经过近30年的曲折探索,终于找出了一条特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又一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1)材料中所指的“28年”的起止时间是什么?属于中国革命的哪一历史时期?(4分)
(2)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4分)
(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20世纪中期发生了哪些历史性巨变?(4分)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3月3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议程,听取贾庆林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王志珍副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材料二:
材料三:美国国务院当地时间13日宣布,美国和朝鲜高级代表将
于本月23日在北京恢复举行会谈。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在华盛
顿的记者会上表示,此次的会谈是美方和朝鲜会谈的“继续”。美方希望借此了解朝鲜“是否愿意做到先前的承诺和国际义务,还有在弃核问题上采取切实步骤”。
——(中新网)华盛顿(2012年)2月13日电
(1)材料一中提及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说一说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举行的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文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所示属于什么类型的宪法?该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从材料三中看出,朝鲜核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在上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功臣,他们被称为什么?为今天留下了哪些宝贵精神财富?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请问“三大改造”指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