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 B.信仰是否必要 |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A.一战激化俄国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发生 |
B.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条件 |
C.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有战争条件 |
D.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这主要是说
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
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成熟 |
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初尝试 |
D.巴黎公社的建立并不代表社会主义的实现 |
德国汉学家李博教授曾指出:“大约直到1919年,中国人对欧洲各社会主义流派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日语,或是欧洲语言原著的日文翻译,或是日语的社会主义著作。”这段材料反映出
A.日本是各社会主义流派传入中国的唯一渠道 |
B.十月革命在当时对中国的思想界无任何影响 |
C.留日学生已成为中国传播先进思想的主力军 |
D.日译西书的出版是促成五四运动发生的主因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说“毛泽东指出,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根据以上材料判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含义是
①新中国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②不急于同帝国主义建交
③指与外国(主要指帝国主义)建立外交关系需要合适的时机和条件
④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国家建交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 |
读下列“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
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
C.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 |
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