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
下列有关对欧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的问世有利于加深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 |
B.它于20世纪末正式问世 |
C.它在21世纪初开始进入流通领域 |
D.使欧洲一体化成为自上而下的进程 |
图是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A.重义轻利思想 | B.维新图强思想 |
C.实业救国思想 | D.中庸自保思想 |
“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精耕细作 |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
C.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
下图反映的是1956-1965年间我国
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 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
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 D.石油生产的基本状况 |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
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 |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