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领导我们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中国人民爱戴他,感谢他,怀念他。他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1)请你根据你所知道的资料,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邓爷爷的敬意吧!
(2)七嘴八舌话发展。
我们的祖国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的腾飞、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请你观察自己身边的变化,把它写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fù bù( )的羽毛像赤褐色的chèn shān(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1.看拼音,填写词语。
2.照样子,写词语。
(1)又尖又长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浅绿色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描写翠鸟身体的颜色鲜艳时,先写_________部;后写_________部;再写_________部,顺序清楚。其中,还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把翠鸟描写得活灵活现,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之情。
美文品读。
宋徽宗考画师
宋朝皇帝宋徽宗酷爱绘画艺术,他不仅画得一手好画,而且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力。
一次,画院招考画师,宋徽宗出了一道题:深山藏古寺。要求前来应考的画生照题作画。画生们的画交上来后,宋徽宗当着群臣的面评画。看着一张张的画卷,他眉头不展,只是摇头。原来,有的画面是一座古寺在崇山峻岭之中,有的画面是古寺的顶角在高山密林中露出……突然,他的眼睛一亮,满脸露出惊喜之色。他左手捋(lǚ)着短须,右手拿着画,边看边大声赞道:“好画!好画!切中题意,构思巧妙,此画终于把古寺藏住了。”只见这张画面上,山峦起伏,一条曲折的蜿蜒山路一直伸到山脚下,一股溪水从山脚下流过,一个老和尚正在溪水边挑水。整个画面简洁流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宋徽宗高兴地把这幅画的作者列为第一名。
1.用“”画出描写宋徽宗神情的句子。
2.读了短文,你觉得被宋徽宗定为第一名的画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片断,回答下列问题。
看到画师称赞小徒弟的画,大徒弟和二徒弟感到很奇怪。
画师说:“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它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走着,若隐若现,谁也说不清楚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两个徒弟恍然大悟。
1.“两个徒弟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请写下来。
两个徒弟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句子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文品读。
兔子和乌龟
有一只兔子,曾经在其他动物面前夸耀自己赛跑的速度。“谁都没我跑得快,”他说:“我要使出全身的劲和你们比赛,你们谁来?”
一只乌龟平静地答道:“我接受你的挑战。”兔子说:“这个玩笑开得太有意思了,我能一边绕着你跳舞,一边跑完全程。”“等你赢了再夸你的口吧,咱们来吧。”乌龟说。
动物们确定了赛跑的路线以后,比赛就开始了。兔子向前一窜,就不见踪影了。可是没多一会儿,他就站住了。为了显示一下自己对乌龟的蔑视,他竟然躺下睡觉了。
那只乌龟呢,虽然走得很慢,可他不停地走啊,走啊。当兔子从梦中醒来的时候,他发现乌龟已经接近终点了。他不可能再追上乌龟了,这场比赛兔子失败了。
这时,乌龟说:“走得慢也能赢得胜利,只要你不停止前进的脚步。”
1.找出这则寓言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把表现兔子骄傲自满的句子找出来。
3.读这篇文章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断,完成下面的练习。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1.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铁罐认为陶罐懦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陶罐争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学完了课文,你能再为陶罐写一条反驳铁罐的理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