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书馆,我们都不陌生,在生活中常常到这样的地方,也从中得到过许多好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时代的到来,现在的图书馆已经悄然进行着一场革命,那就是电子化。经过电子化处理的图书就是电子图书,电子图书是超文本的,可以包含图片、声音、电影、动画等内容,而且支持超文本链接,信息量更加丰富,阅读更加方便。
电子图书可以无成本任意复制,便于传播和扩散,适合大家共享。电子图书有方便快捷的查找功能,可以迅速找到相关内容,大大提高了资料检索的效率。电子图书支持剪切、拷贝等功能,对读者有用的信息马上可以复制,节省了大量的抄写时间和精力。
(1)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电子图书?
(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图书也会更加完美。你认为在未来的图书会是什么样的呢?
课外阅读。
老舍不厌其烦地改剧本
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曾谦虚地说:“我一生中就只有一个优点,就是勤快。”
他每天总是手不离笔,写得多,写得快,写得好。他曾说过:“写不好,就要多炼、多改、多征求意见,决不能怕麻烦。”
1953年老舍创作话剧《春华秋实》,光手稿就写了50万字之多,相当于10部话剧剧本的字数。这个剧本先后修改过10次,而且是从头到尾地重写。在七八个月中就写了10遍,平均20多天写一遍。
老舍写话剧《方珍珠》时,请一位女演员坐在他的书桌旁,他每写完一段,就请这位演员朗读一遍,凡不合口语的就进行修改,反复修改,不厌其烦地改。有时为了一个词,要推敲几遍,才定来下。
他的原稿,一律用楷书写,看上去像字帖上的字,一丝不苟,正像他的创作和为人一样。难怪有人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一丝不茍:
②文如其人:
③不厌其烦:
(2)短文围绕中心写了哪几件事?
(3)我们曾学过老舍先生写的《养花》和《猫》,你还知道老舍写的哪些作品?
(4)读了短文,谈谈你的想法。
课内阅读。
他每天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并且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撒在围墙里,不久长出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用“”标出第一、二两句话中他的动作。
(2)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孙做了以下事情:
①
②
③
④
(3)鲁滨孙做的这些事,解决了 问题。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滨孙 。
(5)文中“畜养”一词的意思是( )
A.饲养 B.指家养的兽类
课外阅读。
鲁滨孙漂流记(节选)
1659年9月30日,我,可怜而不幸的鲁滨孙·克罗索,在一场可怕的大风暴中,在大海中沉船遇难,流落到这个荒凉的小岛上。我且把此岛称为“绝望岛”吧。同船伙伴皆葬身鱼腹,我本人却九死一生。
整整一天,我为自己凄凉的境遇悲痛欲绝,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没有获救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野兽吞嚼,被野人饱腹,就是因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夜幕降临,因怕被野兽吃掉,我睡在一棵树上。虽然整夜下雨,我却睡得很香。
10月1日清晨醒来,只见那只大船随涨潮已浮起,并冲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这大大出乎我意料。我想,待风停浪息之后,可以上去弄些食物和日用品来救急。但又想到那些失散了的伙伴,这使我倍感悲伤。
……
(1)给加点字注音。
①同船伙伴皆( )葬身鱼腹( )。
②可怜而( )不幸的鲁滨孙,在大海中沉船遇难( ),流落到荒凉的小岛上。
(2)这部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国的__________,小说是用________人称,按____________顺序来叙述的。
(3)用“____”画出“我”境遇凄凉的句子。
(4)节选的这段文字共讲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小音乐家扬科(节选)
从前,波兰有个孩子,叫扬科。他长得很瘦弱,脸黑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
扬科的母亲是个短工,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好像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扬科八岁就做了牧童。
扬科很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奏乐声。他到树林里采野果,回家来包里常常是空的,一个野果也没采到。他说:“妈妈,树林里在奏乐呢,咦!咦!……”
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凡是乡村里能听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音乐。堆草料的时候,他听到风吹得他的木杈呜呜作响,有一次他正听得出神,被监工看见了。监工解下腰带,狠狠地打了他一顿,要他永远记着。
大伙儿管他叫小音乐家扬科。春天来了,他常常跑到小河边去做笛子。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叫。扬科躺在河边静静地听着。
村上的更夫常常看见扬科悄悄地躲在村旅店的墙角下静听。旅店里有人在跳舞,有时候传出少女歌唱的声音。小提琴奏出轻快柔和的乐曲,大提琴用低沉的调子和着。小提琴的声音多么美妙啊!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只要让他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他也会很满足。
地主的仆人有一把小提琴,他常常在黄昏的时候拉。扬科多么想仔细地看看那把小提琴呀!他曾经悄悄地从草堆边爬过去,爬到食具间门前。门开着,小提琴就挂在正对门的墙上。扬科很想把它拿在手里,哪怕一次也好,至少可以让他瞧个清楚。
一天傍晚,食具间里一个人也没有。他躲在草堆后面,眼巴巴地望着墙上的小提琴,瘦小的身子悄悄地向着门口移动。
扬科进了食具间,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扬科不小心触动了琴弦。琴声惊动了管家,把他当小偷惩办。管家让更夫狠狠地打了他一顿,他像一只被抓住的小鸟,睁大了惊恐的眼睛。
……
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
不再动了。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
(1)给加点字注音。
更夫( ) 号叫( ) 白桦树( )
(2)用“____”画出体现扬科内心活动的句子。通过这些句子可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4)短文中描写扬科“冒险”去看小提琴的语句并不多,但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动词中,可以看出扬科渴望仔细看一下那把小提琴的心情,反衬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的扬科和凡卡有什么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凡卡》(片断),完成后面作业。
凡卡呵了一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1)凡卡称老板的孩子为“小崽子”带有的感情。
A、亲热 B、蔑视 C、仇视 D、喜爱
(2)“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的“捞”字意思是。
A、从水里取东西 B、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C、顺手拿或拉 D、得到机会
(3)文中“打发”的意思是。
A、派(出去)B、使离去 C、消磨(时间、日子) D、安排、照料
(4)把第二段分成两层,第一层应到。
A、“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
B、“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C、“只好摇那个摇篮。”
D、“我再也受不住了。”
(5)简答。节选部分是从哪几方面写出凡卡当学徒的痛苦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