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工业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     NH4HCO3;NH4HCO3+NaCl 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
(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        (填字母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d.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大于碳酸钠
(2)某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
①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           (填分离操作的名称),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②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a管通入_______气体,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                  
(3)碳酸氢钠受热所得固体12.28g与足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所得沉淀经洗涤、干燥质量为12.00g,则所得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4)请你再设计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需要0.1 mol/L NaOH溶液450 mL,根据溶液配制中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烧杯、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________g。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如果出现以下操作

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对配制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填写字母)偏大的有________。

现有NaHCO3和Na2CO3·xH2O的混合物,为了测定x值,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CaCl2、碱石灰均足量)。

(1)A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装置A的试管中装入NaHCO3和Na2CO3·xH2O的混合物3.7 g,用酒精灯加热到反应完全,此时B管增重1.89g,C管增重0.22 g,则x的值为______。
(5)该装置还不是很完善,可能使测定结果偏小,应如何改进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l2的装置。A是Cl2发生装置,,E是硬质玻璃管中装有铜丝网;F为干燥的广口瓶,烧杯G为尾气吸收装置。

试回答:
(1)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G中各装的药品:C__________;G__________。
(3)E反应方程式为
(4)写出G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若将Cl2和SO2等物质的量混合漂白作用减弱,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7
微溶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上的馏分。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若加热后发现未加入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D仪器的名称是
(4)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层(填“上”或“下”)。
(5)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
(6)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

某课外活动小组根据Mg与CO2的反应原理,探究Mg与NO2的反应及固体产物。该小组通过实验确认Mg能在NO2中燃烧,并对固体产物提出三种假设:
I.假设为:固体产物为MgO II.假设为:______________III.假设为: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信息: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如图连接好仪器,装药品前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盛装的干燥剂可以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
①浓硫酸②无水CaCl2③碱石灰④五氧化二磷
(3)开始打开活塞k,让A中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待C中充满红综色气体后,关闭活塞k,再点燃C处酒精灯,同时D中碱液盛的很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中收集到的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14,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得到固体残留物的质量是实验前Mg粉质量的1.5倍,则假设__________________成立。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中存在明显缺陷,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