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同化半乳糖的病,叫做半乳糖血症,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半乳糖在身体中形成半乳糖脂,是构成神经系统的重要原料,又和其它糖类一样,作为能量的来源。把半乳糖导入糖类的通常代谢途径中,必须先转变为葡萄糖的衍生物(物质C)。它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途径示意如下:
已知控制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的基因(设显性基因分别为A、B、C)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
(1)从半乳糖在人体内正常代谢途径可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有:
①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结果与权威部门发布的不相符,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下表是一个患者家庭中某半乳糖血症患者及其父母与正常人体内三种酶的活性比较:(表中数值代表酶活性的大小,且数值越大酶活性越大)
|
平均活性μM转换/小时/g细胞(37℃) |
||
酶① |
酶② |
酶③ |
|
正常人(AABBCC) |
0.1 |
4.8 |
0.32 |
半乳糖血症患者 |
0.09 |
<0.02 |
0.35 |
患者的正常父亲 |
0.05 |
2.5 |
0.17 |
患者的正常母亲 |
0.06 |
2.4 |
0.33 |
①与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理由是____ _______。
②写出患者的正常父亲的基因型:_______,若患者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______。
下图是植物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⑴此植物细胞处于分裂的期;
⑵该细胞此时有对同源染色体;个染色体组。
⑶该细胞分裂结束产生的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条;
⑷①、④两条形态大小一样的染色体属于;①、⑤两条形态大小一样的染色体是经过形成的。
⑸若1号染色体上有基因A,则4号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的基因为。
⑹若1号染色体上有基因A,则5号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的基因为,若出现基因a,其原因是。
⑺如果该细胞为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图形,则该植物体为。
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图二表示光照强度对植物CO2吸收量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叶绿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合成
的ATP用于,线粒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
源是,ATP的合成用于。
(2)图一中的物质A是,物质A进入线粒体的条件是。
(3)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影响甲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4)若外部因素适宜,图二中丁点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最可能是,在乙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
(5)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
(6)将提取的完整线粒体和叶绿体悬浮液,分别加入盛有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都会产生气泡,请问这两种气泡成分是否一样?请解释原因。
如果将两试管移到黑暗环境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量分别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I~V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图中物质b和g的名称分别为。
(2)过程Ⅲ进行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3)上述Ⅰ~V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
(4)a中的叶绿素合成与光照有关。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这一结论,利用刚萌发的绿豆种子及其他用具,设计并进行实验。请补充完成相关实验步骤:
①取刚萌发的绿豆种子,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A、B;
②;
③。
实验结果:A组幼苗变绿,B组幼苗。
实验结论:。
下图表示一株水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C5化合物含量在24h内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
(1)C5化合物的产生和消耗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中。
(2)AB段和IJ段的C5含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缺乏。G点时C5化合物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物质)。
(3)(填字母)点的出现可能是由白天该地区天气晢时由晴转阴所造成的。
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变化。丁、戊、己分别表示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一昼夜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
a、b对应的时刻,a、b两个时刻的生物学意义是 。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两种情况):
① 。
理由: 。
② 。
理由: 。
(3)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C3的含量 (填“多”或“少”),[H]的含量 (填或“少”)。乙图中如果在C点时温度降低10 ℃ ,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丙图中表示出来。
(4)影响图丁中E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因是 。
(5)图戊中的数据需要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测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