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同化半乳糖的病,叫做半乳糖血症,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半乳糖在身体中形成半乳糖脂,是构成神经系统的重要原料,又和其它糖类一样,作为能量的来源。把半乳糖导入糖类的通常代谢途径中,必须先转变为葡萄糖的衍生物(物质C)。它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途径示意如下:
已知控制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的基因(设显性基因分别为A、B、C)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
(1)从半乳糖在人体内正常代谢途径可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有:
①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结果与权威部门发布的不相符,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下表是一个患者家庭中某半乳糖血症患者及其父母与正常人体内三种酶的活性比较:(表中数值代表酶活性的大小,且数值越大酶活性越大)
|
平均活性μM转换/小时/g细胞(37℃) |
||
酶① |
酶② |
酶③ |
|
正常人(AABBCC) |
0.1 |
4.8 |
0.32 |
半乳糖血症患者 |
0.09 |
<0.02 |
0.35 |
患者的正常父亲 |
0.05 |
2.5 |
0.17 |
患者的正常母亲 |
0.06 |
2.4 |
0.33 |
①与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理由是____ _______。
②写出患者的正常父亲的基因型:_______,若患者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______。
对烟草愈伤组织器官分化的研究发现,在改变培养基中IAA(生长素)与KT(一种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的比例时,可改变愈伤组织的分化方向,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分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烟草组织块炽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__________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叫做脱分化。
(3)培养基中添加的IAA与KT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_____的形成,抑制_____的分化;IAA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容易得到突变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刁柏的嫩茎俗称芦笋,是一种名贵的蔬菜。石刁柏是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染色体数目为2N=20。野生型的石刁柏是纯合体,窄叶;偶然发现在某野生种群中,生长着几株突变型的阔叶石刁柏,雌、雄株均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突变型的阔叶石刁柏是野生型的窄叶石刁柏发生染色体加倍后形成的多倍体。为验证这一假说是否正确,可以切取突变型的阔叶石刁柏的根尖,经过__________等操作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___期细胞中的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突变型的阔叶石刁柏进行繁殖,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所示:
叶形 性别 |
阔叶 |
窄叶 |
雌株 |
896 |
0 |
雄株 |
402 |
385 |
根据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数量可以判断,阔叶性状的出现是石刁柏_____染色体上决定叶形的基因发生_____(显性、隐性)突变的结果。
(3)从这些突变型的阔叶石刁柏培育出纯合的阔叶雌株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蔬菜基地需要一大批雄株的幼苗。有窄叶雌株、窄叶雄株、阔叶雌株、阔叶雄株四种亲本可供选择,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杂交实验方案,使子代在幼苗期就可以识别出是雄株还是雌株,在方框中用遗传图解表示:
科学家用大肠杆菌进行诱变实验,获得两个营养缺陷型菌株,菌株A不能合成甲硫氨酸和生物素,菌株B不能合成苏氨酸和亮氨酸,将这两种菌株混合在缺少这四种营养素的培养基上,出现了能够生长繁殖的大肠杆菌,由此推断这两种菌株间实现了基因交流。现代遗传学研究发现,细菌间的基因交流与F因子有关,F因子是一种质粒,含有F因子的大肠杆菌(F+)是基因的供体,不含有F因子的大肠杆菌(F-)是基因受体, F+大肠杆菌表面有一种称为性菌毛的毛状突起,与F-大肠杆菌接触时形成接合管,基因交流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获得两个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两个菌株混合,在缺少相应的四种营养素的培养基上出现能生长繁殖的新菌株,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
(2)遗传学家将含有F因子的基因供体称为父本,不含有F因子的基因受体称为母本,细菌间的这种基因交流行为称为有性生殖,这种遗传现象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因子在细胞中以游离或整合到拟核DNA中两种状态存在,F因子能够整合到拟核DNA中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因子的单链进入F- 细菌,F- 细菌变成F+细菌的原因是▲。
(5)在基因工程中,作为目的基因载体的质粒DNA分子上有特殊的遗传标记基因,如果标记基因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鉴定受体细胞是否含有重组DNA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人体体液免疫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__________,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一般终生不再感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数字序号表示)。
(3)细胞D一般停留在淋巴结中,每秒钟能产生2000个抗体。该细胞与分泌抗体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多数抗原来说,细胞C的活化需要两种信号刺激,一种信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信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绿素a对不同波长光线的相对吸收量不同,实验测定小麦在不同波长光照下的光合速率,根据实验数据制成下面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的光合速率与__________ 、__________ 、光照的强弱、温度的高低、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多少等外界因素有关。
(2)以小麦的叶片为材料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依据色素带从上而下的顺序,叶绿素a在滤纸条上排第____位,颜色是_____。
(3)当光的波长约为_____nm时,小麦释放氧气量最高。当光的波长从650nm变为750nm一段时间内,小麦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将_____(升高、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