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初,在美国南方有这样的说法:受过训练的骡子都知道在棉苗之间穿行,就连它们也不会践踏农田,用来讽刺罗斯福政府调整农业的政策。这说明
A.内战后南北矛盾没有彻底消除 | B.政策导致农产品价格继续下跌 |
C.农业调整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 D.部分人不理解新政的指导思想 |
下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它最有可能属于
A.过渡时期 |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
毛泽东同志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D.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全面发动 |
下图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
C.“八字方针”的提出促使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
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
1937年2月,中共致电国民党,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主张。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B.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
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国钢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大量进口钢铁、炼钢、冶铁设备完全依赖进口;另一方面,铁矿砂却大量出口。上述现象最能说明当时中国
A.工业布局不合理 | B.外资所占比重过大 |
C.工业结构不合理 | D.缺乏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