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罐水
一百多年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旱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了毒,不让法国侵略军喝水。有一小队法国侵略军在上尉维龙带领下,到处找水喝。他们走了很多路,发现小山坡上有一座房子。
他们冲上山坡,来到屋前,只见井已被石头填没了。法国兵骂骂咧咧地推门进屋。屋里有位西班牙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冷冷地盯着他们。士兵们向她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
维龙上尉命令:“搜!”士兵们在屋里翻开了。突然,里屋发出一阵欢呼声:“搜到啦!”声音刚过,只见两个士兵合捧着一只大罐子,从里屋走出来。士兵们一拥而上,争夺水罐。维龙命令他们放下。他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觉得喉咙口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就喝。
可是维龙没有喝。他先斟了一小杯,递给那位西班牙妇女说:“请你先喝!”这位妇女接过水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然后把杯里的水全部喝光了。维龙又倒了半小杯水递给女孩:“你也喝一点。”孩子母亲的眼睛抽动了一下,缓缓地接过杯子,亲了一下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你喝吧!”女儿也像母亲那样,双手捧起杯子,喝干了半杯水。
维龙见母女俩都喝了水,放心了。他倒了满满一杯,一仰脖子,一饮而尽。然后他又让每个士兵都喝了几大口清凉的水。一罐水都喝完了,法国侵略兵坐下歇息,不料一个接一个倒在地上死了。西班牙妇女和她怀里的孩子也死了。原来,这位西班牙妇女早在水罐里放了毒药,母女俩为了祖国,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造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直到现在,纪念碑还常常有人去敬献花圈哩。
(1)比较一下文中画上横线的两个句子,看看哪一个是比喻句,把它写下来。3分
                                                         
(2)文中有些语句意思较为含蓄,下面列举二处,请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看看自己是否有所领悟,然后把它写下来。4分
①“士兵们向她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
                                                        
②“孩子,为了妈妈,你喝吧!”
                                                        
(3)维龙上尉为什么让西班牙妇女母女先喝?2分
                                                        
(4)西班牙妇女的行为会令你感动吗?如果会,就说说使你感动的是什么?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默写古诗《元日》,并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这首诗写的是中国传统节日—
(3)在我国,这个传统节日有许多风俗习惯,请你写出三种你所知道的风俗。

(4)把下列节日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端午节重阳节春节除夕清明节中秋节


(5)你能写出一幅对联吗?
上联:
下联:
横批:

tiǎo zhàn tái
挑 战 台:
乌鸦反哺
乌鸦不仅聪明,而且很孝顺父母。
乌鸦小时候,都是由它爸爸妈妈飞出去找食,然后回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它们吃。渐渐地,小乌鸦长大了,乌鸦的爸爸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不能出去找食了。
这时,长大的小乌鸦没有忘记爸爸妈妈的哺育之恩,也学着它们的样儿,天天飞出去给它们找吃的。不管是呼呼地刮着大风,还是哗哗地下着大雨,小乌鸦一点也不怕。它从东飞到西,又从南飞到北,找到了吃的,就叼回来,一口一口地喂它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吃饱了,它自己才吃。
小乌鸦多爱它的爸爸妈妈啊!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请标出序号。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乌鸦多爱它的爸爸妈妈啊!

(3)乌鸦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对它们的?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4)小乌鸦的爸爸妈妈老了,飞不动了,不能出去找食了,长大了的小乌鸦是怎样对爸爸妈妈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5)长大了的乌鸦为什么会对爸爸妈妈这么好?因为() A它找到了很多食物,吃不了。
B它没有忘记父母的哺育之恩,很孝顺。

tiǎo zhàn tái
挑 战 台:
蛤(há)蟆(mo)背上的疙(gē)瘩(dā)
本来,蛤蟆背上中没有疙瘩的。
有一次,蛤蟆看见一只小鸟在天上飞,就说:“小鸟,你知道吗?我也是会飞的。”小鸟不相信,蛤蟆说:“你不信,上次我一下子飞到了天上,捉住了一只天鹅,还吃了天鹅的肉呢!味道好……”蛤蟆还没说完,背上就长出了两个疙瘩。
蛤蟆不吸取教训,继续说谎,结果背上的疙瘩越来越多,成了癞(lài)蛤蟆。
(1)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2)蛤蟆的背上原来有没有疙瘩?为什么后来会长疙瘩?

(3)蛤蟆会飞吗?

(4)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tiǎo zhàn tái
挑 战 台:
读书的秘诀
有个乡村少年问诗人陶渊明:“老先生,您读书一定有什么妙法,可以告诉晚辈吗?”
陶渊明听了哈哈大笑,说:“读书是没有妙法的,只有笨法!”说着,他带着少年来到田边,指着一片稻田说:“你蹲在稻田边聚精会神地看,看它是不是时时在长高。”
少年蹲下来,直到看得眼睛酸疼,也没看到稻苗长高一点儿,他失望地对陶渊明说:“没有看到禾苗长高啊!”
陶渊明笑着说:“这禾苗时时刻刻都在长,只是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刻苦努力,知识就会一点点、不断地增长,有时连自己也觉察不到,可是它的确在长啊!”
随后,陶渊明提笔写下了“勤学如春起之苗”这句话。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陶渊明是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说的?()
A.嘲笑 B.严肃 C.诚心地劝慰
(3)我是小小裁判员。
①读书是没有妙法的,只有笨法。()
②只要刻苦努力,知识就会一点点、不断地增长。()
③陶渊明是一位诗人。()
④禾苗只是在晚上长,白天的时候不长。()

tiǎo zhàn tái
挑 战 台:
进了房间,一眼就可以看到一张宽大的沙发床,床头边有一个精致的小茶几,紧靠着窗台的是一张大桌子,衣柜安放在左面墙角,而右面墙下,有一个书架,书架顶上陈放着著名画家的画册的各类参考书。
(1)这段话是按方位顺序来描述房间的,请依据短文内容填空。
小茶几在;大桌子紧靠着;衣柜安放在;书架在
(2)请填写正确的量词。
一()床一()书架
一()桌子一()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