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南极洲
南极洲,在七大洲中它的位置在最南面,南极点就位于它的中心地区。
南极洲平均海拨2350米,有不少海拨4000米以上的高峰,是世界上平均海拨最高的洲,就连拥有世界最高峰的亚洲,平均海拨也只有1000米,至于非洲、欧洲就更望尘莫及了。
生长在南国的朋友,可能未见过冰雪世界,在北国也只有当严冬到来的时候,才可能看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观。然而,南极大陆却常年都是一片冰雪世界。南极大陆几乎全被冰雪覆盖,冰层厚度平均达1700多米,最大厚度超过4000米。冰层体积占世界总冰量的90%,如果将其融化,全球海面将升高90米,因此,我们说这里是世界最大的淡水库。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目前测得的绝对最低温度为零下8(8)3℃就来自南极洲,据此推测,某些地方绝对最低气温可达零下90℃-100℃。
南极洲大陆是世界上最多风和风力最大的地区,平均风速17米-18米/秒,如果把上了锈的铁锁放在南极大陆的风口地带,不到一天就会被吹得亮光光的。
南极大陆还是世界是最干燥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仅55毫米左右,大陆的中心地区年降水量仅3毫米左右,比撒哈拉沙漠还干燥。
南极海域的冰山不仅多,而且大,寿命长。冰山多达22万座,约为北冰洋的5倍,是世界上冰山最多的地区,冰山面积达3400万平方千米,体积(1)8万立方千米。一座大的冰山要13年左右才能融化完,比北冰洋的冰山寿命长4倍多。1956年,美国人曾在南极海域观察到长333千米,宽96千米的特大冰山。
南极洲有许多动物资源,如企鹅、鲸、磷、虾等。那里的“帝企鹅”被称为“企鹅之王”,它身高一米多,体重40多公年,胸脯纯白,背部翠黑,体形肥胖,不善飞行。在水中觅食时,翩跹( pian
xian )上下,灵活自如;在陆上行走时,昂首腆肚,大摇大摆颇有帝王风度,故而得名。其实,它并不那么高傲,它性情温顺、憨厚,安分守已,喜群居,待人友善,愿意与人接近。
(1)解释词语(2)
望尘莫及:
安分守已:
(2)根据短文内容填上有关南极洲的数据(8)
①南极洲的平均海拨( )
②冰层最大厚度( )
③绝对最低温度( )
④大陆中心地带常年降水量( )
⑤海域冰山多达( )面积达( ),体积达( )一座大冰山溶化完要( )
(3)下面的句子采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如数字说明、比较说明、假设说明、举例说明)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4)
①南极洲有许多动物资源,如企鹅、鲸、磷、虾等( )
②“在大陆中心局部地带,年降水量仅3毫米左右,比撒哈拉沙漠还干燥呢” ( )
③“冰层厚度平均达1700多米,最大厚度超过4000米。”( )
④“如果把上了锈的锁放在南极大陆风口地带,不到一天就会被风吹得亮光光的。”( )
(4)用线画出文中描写“帝企鹅”的句子,并简要概括作者是从哪三方面描述“帝企鹅”特点的? 5分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1)这段话选自,作者是。
(2)“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这句话表面写,实际上是写。
(3)作者用词十分准确,“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写出了空隙的,由于这是作者的幻觉,因而一词用得很恰当。“要是……准会”这组关联词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感觉。
课内阅读。
我攀登过()的泰山,游览过()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rǎo rào)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dǎo dào)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juǎn juàn),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按原文内容填空。
(2)在括号里正确读音上打“√”。
(3)给选文第1自然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画上横线。
险:①地势险恶不容易通过的地方。②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③狠毒。④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
危:①危险;不安全。②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③指人快要死。④高;高耸。⑤端正;正直。
(4)选文第1自然段写出了桂林的山的特点是、、。
(5)作者把桂林的山跟 ()和()作比较,还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把桂林的山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
(6)构成“连绵不断的画卷”的景物有、、、、、。
(7)“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一句的意思是()。
①小船在碧绿的江面上行驶,人在画中游
②小船在碧绿的江面上行驶,人仿佛置身于画中游玩,观赏
(8)这两段话选自《》这篇课文,文章结尾“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概括了全文,与文章的首句“”遥相呼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你瞧!草地上五颜六色的花儿形态各异,远远望去,就像一幅美丽的话。小密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忙着彩花蜜。美丽的蝴蝶绕着花儿翩翩起舞。
田野里,绿丛丛的麦苗从睡梦中醒过来了。一片片绿色的稻田好像一块块碧绿的毛毯。金黄的油菜花仿佛是一朵朵闪闪发光的金花。一条小河缓缓地流淌着,似乎在欣赏美丽的景色。不远处,几株桃树盛开了花儿,那粉红粉红的花瓣艳丽多彩、芳香扑鼻。梨树上高高低低缀满洁白的梨花,就像一座座连绵起伏的白雪山,漂亮极了。
春天多么可爱啊!它绚丽多姿,阳光灿烂,草绿花鲜,它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变得生机勃勃。
(1)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个句子。2分
(2)我给短文补上的题目是:2分
(3)圈出第一自然段中的三个错字并把它们改正为:()、()、()3分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8分
一块块()一朵朵()一片片()一座座()
(5)在第二自然段中,第()句写桃花开了。第六句写梨花开得像()。(2+3)
(6)短文中我最喜欢描写春天的词语是:()、()我还知道描写春天的词语有:() ()(2+4)分
短文《泥土》
你曾注意过那咖啡色或黑色的泥土吗?
每天,你上学时,脚下踩的就是泥土。它()被无数人踩着,()没有向人类要过报酬,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
每当你出去游览时,是不是只注意那翠绿挺拔的参天大树?是不是只欣赏那娇美清香的花朵,赞美那生机勃勃的小草?你注意过那藏着植物根基的泥土吗?你也许不会注意它,因为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没有吸引力。但是如果没有泥土 ,哪来树木花草呢? 哪来人类生物呢?所以泥土是一切之源。 它把自己的身体乃至体内的一切养料都供给了大树鲜花小草它无私地默默无闻的为人类奉献着自己
人类也正是这样,那位英雄与先进人物的背后,没有众多的默默无闻的支持他们工作的人们?就说奥运会得奖牌的运动员吧,他们顽强拼搏获得了奖牌,为祖国争得荣誉,他们的名字家喻户晓。可是你注意了他们的周围的医务人员和带着殷切希望的教练、领队没有呢?是他们平时陪练、指导,无微不至地关怀运动员,每次参赛时,站在台下最紧张的也是他们。这些默默工作的医务人员、教练、领队,他们不都是泥土吗?是他们用自己的身心和全部精力培养着这朵朵鲜花……
我想,这些为人类做出无私奉献的人,不也同样伟大吗?不也同鲜花树木一样值得称赞吗?
让世界多一些这样的泥土吧!
(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成语填在括号里。
①不出名,不为人知道。()②家家户户都知道。()
(2)给第2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
(3)在第3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我会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奉献()平凡()承受()
(5)——在文中用“——”画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6)在第4自然段中的“朵朵鲜花”具体是指;
“泥土”是指。
(7)本文通过写泥土,赞美了的精神。
(8)除了文中提到的医务人员、教练、领队以外,还有哪些人也具有泥土一样的精神(至少举出两种人)。
课内阅读
《桂林山水》选段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到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 "。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词语。
①高耸直立,形容山势的险峻。()
②形容山石突兀、重叠。()
(2)漓江的水的特点是:;桂林的山的特点是:。
(3)第一段话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和两种修辞手法。
(4)补充完整文段的填空。
(5)请你依照句子“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到下来。”写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