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1)材料一中“军人”指的是?此事件中签订的条约是?
材料二: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列地方之权并将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从鸭绿江口溯该江以抵安平河口,又从该河口划至凤凰城、海城及营口而止,划成折线以南地方,所有前开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划界线内。该线抵营口之辽河后,即顺流至海口止,彼此以河中心为分界。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省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境内。
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梁为楫、郑则民主编《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选编与介绍》
(2)请说出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2分)该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影响较大的内容是?(2分)
材料三:“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
——《庚子西狩丛谈》
(3)材料中的“乱民”是指?“外国连衡而入京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新的问题也由此出现。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陆地在这里结束,海洋从这里开始。” 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
材料二: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
材料三:新型交通工具的进步材料四: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五:一方面由于无产阶级不满情绪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力量的壮大,产业革命,便孕育着一个由无产阶级来进行的社会革命。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普遍认为全球化始于“地理大发现”,是指哪件事件?
(2)材料二“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是哪种生产方式?材料中提到英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那么举一例最早走上殖民扩张的国家?
(3)材料三的两种不同时代的发明都推动了世界连成整体。与此二者同时期出现的新交通工具还有哪些呢?各举一例吧。
与图一同时期的是____与图二同时期的是____
(4)材料四表述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分析这场变革对社会阶级关系带来的影响。
(6)请以你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出现的新的交通工具对人类产生了怎样积极的影响?
民主法制建设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7分)
材料一: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三:谴责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权利。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颁布于哪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是哪一机构颁布的?
(2)当今英国的国王统而不治、首相领导的议会掌握最高权力。这一政治现象源于上述哪一材料?
(3)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握着一块铭板,上面刻有日期:1776年7月4日。你认为刻在铭板的上文件,符合上述哪一材料内容?该文件的起草人?
(4)法国在资本主义民主法制史上在着重要的地位。请列举法国在拿破仑统治时期颁布重要法律性文件。
(5)三则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时代发展要求?
阅读下列材料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臣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子”指的是谁?
(2)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3)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4)“霸诸侯”的标志是什么?
(5)当时称霸的诸侯,请再列举三位
阅读下列材料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请回答:
(1)文中的“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他是什么时期的人?
(2)文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
(3)这次变法有什么作用?
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据此回答
(1)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2)具体内容有哪些?
(3)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