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认真阅读以下诗词: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人教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诗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在哪一年?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2分)
(3)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关注“三农”是当今社会一个热点话题,古今中外事例甚多,如现代历史上,苏联(苏俄)、美国、中国都不断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体现政府关注农业,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据此回答:
(1)唐贞观年间出现“马牛布野,斗米不过三四钱”的繁荣局面,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采取有利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有哪些?
(2)苏俄政权得到巩固后1921年对农村政策调整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实施的农业措施又是什么?
(3)为防止农产品生产过剩,控制农产品产量、价格,罗斯福新政的做法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农村生产关系(土地政策)进行多次调整,既有成功经验又有失误教训,请各举一例,并说明其影响。
(5)综上所述,这些措施实施,政策调整带给我们启示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全球变暖、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
(1)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针对材料中所列举的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二
(3)根据图片信息,按顺序写出我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4)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你认为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根据材料和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最伟大梦想。20世纪中国的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1)材料一中的“三位伟人”分别指谁?
材料二中国复兴之路时间轴
(2)材料二中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在实现“建国之梦”的过程中中共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 17—18世纪英、美、法的资产阶级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从此,自由与平等,民主与法治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请列举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文献。
(5)列举受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影响,发生在欧美和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各一例。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分别写出图一、图二所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
(2)1936年发生在西安的事件是通过何种方式解决的?对中国革命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3)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的战争称为什么?在这场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在华盛顿会议上,1922年2月,在美国的压力下,中日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条约规定:中国恢复对山东的主权,日军撤出山东,归还胶济铁路,但是中国要以铁路产值偿还日本。日本在形势上放弃“二十一条”,打破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
(4)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形成怎样的世界格局?
材料三当我们展望今后的5年、10年或15年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五个强大的超经济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而且经济力量将成为其它力量的关键因素,这五大力量将决定世界本世纪最后的三分之一时间在其它方面的前途。
——尼克松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演说
(6)尼克松演讲中指出世界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7)在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时候,全球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呈现的是一条古代中西交通要道,这条道路的起点是哪里?开通这条要道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2)材料二中的“天朝”推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什么不利影响?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日益强大与党作出的什么伟大决策有关?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4)材料四是我国在农村进行什么重大改革的真实写照?
(5)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四的两种对外交往,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