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中学堂章程》规定:“先讲中国史,当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以及学术、技艺之隆替,武备之弛张,政治之沿革,农、工、商业之进境,风俗之变迁等事。”这反映出( )
A.中国教育完成了近代化 | B.教学内容适应了社会发展 |
C.清末培养出了大批人才 | D.清王朝继续加强君主专制 |
唐高宗时期,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它颁行前需要经过( )
①尚书省②中书省③门下省④皇帝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 )
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②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设置通判监督地方④掌控地方赋税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君臣关系的好坏,应当说是一个政权的政治是否正常和能否稳定的标尺。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明代只能“跪奏笔录”,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 B.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 D.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 |
毛泽东曾经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政制”指的是( )
A.中央集权制度 | B.郡县制 |
C.宗法制 | D.分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