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共4分,每题2分)
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解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诗的意思。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泽①兵进至卫南②,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下令曰:“今日进退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时金人有割地之议,泽上疏③曰:“臣虽驽怯,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上④览其言壮之。时年六十九矣。
(节选自《宋史 • 宗泽列传》,有删减)
【注释】①泽:宗泽,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②卫南:地名。③上疏: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④上:宋高宗。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A.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B.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C.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D.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 ) ② ( )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
在与敌众十倍于我的金兵作战中,宗泽部队取得了什么成果?有什么样的影响?(分别用原文回答)
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宗泽有哪些优秀品质。

阅读下文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
【注】①张弘范:元军将领②张世杰: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
原文横线上应填入的一句是。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与入山崖 () (2)使书招张世杰()(3)其末二句()
文中划线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A.(你)如果能改变情感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
B.(你)如果能够改变心意用奉宋的心态事奉我们皇上
C.(你)只能改变情感用对待宋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皇上
D.(你)只能改变心意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

“不拜”表明文天祥的 精神。文中最能体现其忠贞品德的句子是
文天祥固然是英雄,张弘范也颇有君子之风。因为张弘范是一个的人,理由是

阅读下文。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
翻译句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B.第2段写了小石潭的鱼。没一句写水,却句句有水。
C.第3段写小食堂的源头活水——小溪。
D.第4段写了小石潭周围寂静和清幽的环境。

阅读下文。
郭子仪初与李光弼①为安思顺牙将②,不相能③,虽同席不交谈。后子仪代思顺为将,光弼恐见诛,乃跪请曰:“死所甘心,但乞贷④妻子。”子仪趋堂下,握其手曰:“今国乱主辱,非公不能,仆岂敢怀私忿哉!”因涕泣勉以忠义,即荐之为节度使⑤,遂同破贼,无纤毫猜忌。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郭子仪初、李光弼:唐朝人,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②牙将:副将。
③不相能:互相看不起。④贷:宽恕。⑤节度使:古代官名,总揽数州军事。
解释文中加点词。
(1)为安思顺牙将__________
(2)非公不能__________
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接着(郭子仪)流着泪勉励(李光弼)来为国尽忠。
B.接着(郭子仪)流着鼻涕勉励(李光弼)来为国尽忠。
C.接着(郭子仪)流着泪用忠君爱国的道理勉励(李光弼)。
D.接着(郭子仪)流着鼻涕用忠君爱国的道理勉励(李光弼)。

李光弼向郭子仪“跪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郭子仪对待李光弼的态度来看,郭子仪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阅读下文
魏公子无忌方食,有鸠飞入案下,鹞逐而杀之。公子暮为不食,曰:鸠避患无忌,竟为鹞所得,吾负之。为吾捕得此鹞者,无忌无所爱。‛遂得鹞二百余,左右欲尽杀之。公子恐有辜,乃自按剑至其笼,曰:昨捕鸠者,当低头伏罪;不是者,可奋翼。一鹞独低头,不敢仰视。乃取杀之,尽放其余。名声流布,天下归焉。
【注释】①魏无忌:即信陵君,魏国的军事家,为人宽厚仁爱、礼贤下士。②鹞:指鹞鹰,中型猛禽,擅捕蛇、鼠、蛙和小鸟。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魏公子无忌食()
左右欲杀之()
对文中画线句“无忌无所爱”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我没有什么舍不得的。 B.无忌没有可以喜欢的。
C.信陵君不会不珍惜他。 D.他不知道要如何爱护。

从“之、其、而、以、何、于”中选择两个字,分别填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使句意保持不变:鸠避患______归_______无忌。
鹞鹰能听懂魏无忌的话吗?针对质疑进行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有同学认为鹞鹰却是听懂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
(2)如果鹞鹰听不懂魏无忌的话,作为“战国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请依据上文说说你的想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